AGGOH
AGGOH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專欄作者、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作者、中哲博士生、佛家哲學專業、儒家哲學專業 https://button.like.co/hygoh95565

佛教经典中的否定句式

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在大乘佛教的一些重要經典中被明確看成是一種固定的、把握真理的模式。

否定句式在早期佛教經典中已有跡可循,例如赫赫有名的十四無記:「世界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有無無,命身一,命身異。」出自《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這種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實際上也有辯證的因素,如果,可以很好的掌握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閱讀佛教典籍時就能快速上手,這一點很重要。

在後來的大乘佛教發展中,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有著更為鮮明的表現。其仍然強調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強調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區別,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質。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展示了一系列的否定。

這種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被明確當成是一種掌握真理的模式,再例如《金剛經》最為典型的:「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等等。金剛經有大量上述說法,即「說……即非……是名」的句型。

這種句式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否定句式。“說……”是使用語言講述名相概念,而這種講述在大乘佛教思想看來是不可能確實指涉出事物本性的,因而說“即非……”,“即非……”就是一種否定,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或實相,即才能說“是名……”。這也就是通過不斷地否定達到對事物本來面目的真實展示。

佛教中的“中道”思想與否定形態的思維模式密切相關。中道並不是一般所說的中庸的意思,也不是指兩個極端的中間、折中、平均點,也不是在說明事物都是平等無異。所謂「中道」初步可理解為「離於二邊」,既不執取「有」(a) 這一邊;也不執取「無」(b) 這一邊,更不會執取任何「有」和「無」(a&b) 這整個相對層面裡所表示的任何東西,即是說,中道是要超越相對的層面,是說明一種對事物不執著、不抓取、不固定化的超脫,能隨著無常、緣起法則對事物做真實的觀察方式。

若以否定的方式來表達,就是「不二」,即「離於二邊」。這裡的「二」並非只是數字上的意義,而是在延伸意義上談二端、二分、區別。世人常以相對概念作為認識與解釋世界的基礎,例如:有與無、生與滅等等,因此將事物區分成兩邊,各自設定可窮盡的邊界和領域,依賴二分法的對反模式和相對概念去面對事情。

因此,「不二」便是不站在相對概念的立場,嚴加審視這些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二分,即不陷落二邊,且脫離二邊,较贴切的世间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個無常、生滅變化、因緣匯聚而生起且相續變化不斷的實況。

佛教典籍中的否定句式,並非是要否定一切。它否定的僅僅是事物的「相」的實在性。這種句式是為了表明任何語言概念都有其局限,透過語言文字和概念不可能完全準確的展現事物的實相。只有透過對這類陳述的不斷否定,才能領悟真理,而這也是印度人思維模式的基本特點,这种思维模式最早出现于吠陀奥义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