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区人流故事:她曾走过疼痛和阴影【城中“姓”事 03】
“无痛人流”广告从泛滥到逐渐消失,背后是生育政策和文化观念的改变。但要让女性在选择是否生育时真正“无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和“女神”红姐:流浪是她能做到的最大反叛【城中“姓”事 01】
我并不知道她是否真的要离开三和,再次闯荡世界;亦或者这样浪漫化的流浪只存在于她的幻想之中,就像我并不知道这个下午所有的故事几分真假。但真与假、虚幻与现实本就是无所谓且界限模糊的。

在工余时间,在深夜的厕所……她们写作,写作,写作【城市建设者们的阅读、书写与创造 01】
她们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家政工、月嫂、收银员、餐厅清洁工……她们被人称为“大龄女工”,在工作中受过歧视和冷眼,也受过不公平对待,有苦无处说。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热爱写作。

因为疫情隔离,从不做家务的老公终于动起来了……【疫情下的家务承担者 03】
居家的日子里,有人觉得很压抑,有人过得很充实。

这是她们的时疫日记,也是珍贵的时代记忆【疫情下的家务承担者 02】
“我明明是没有工作,为何要比上班还忙呢?”

湖北籍女工:被疫情困住,被家务缠住【疫情下的家务承担者 01】
“管全家人吃喝生活,算不算有价值的事情?”

从厦门到甘肃,我两份受疫情影响的工作
我不怕吃苦,我想用劳动改变现状,但命运就像跟我开玩笑一样,让我无力扭转。

隔离:我们在狭小的房间里做无限空间的事情
我们只好继续挤在狭小又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坐在已有十年历史的双人电热毯上,盖上被子,打开300瓦的小太阳取暖,苦乐相依。

失业和就业——疫情中的幸运的我
疫情就这样把我们好不容易聚到北京的一家分割开了。我和孩子的距离就那么十几公里,却依然不能相聚。

我从千里之外赶来,还处在隔离状态
女乘务员远远地对我说:“关上门,戴好口罩,无事别出来。”我一夜照她说的办,整个过程都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不敢开门,享受着从未有过的一个人的单间,自感是领导级别。

疫情开始前,我想接父母来北京
我仿佛已经看见了站在我们面前的大怪物,是那么的狰狞,而人,又是这样的渺小,我内心深处的自责、担忧和无奈不断涌出来。

我不怕疫情感染我,我怕的是丈夫对我的虐待
家庭的保守让我窒息,是这次疫情带来的禁足,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家庭带给我的创伤——这样的生活我过够了!

她们想躲开的,是疫情,更是中介
没有公司章,她的证明就是废纸一张。

“你为了什么而工作?”|看见疫情下的女性劳动者
一句“我不怕”的背后,可以有千百个理由。

家里家外两头挑:她们的担子更重了,也没有转身的空间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冲击。有些积蓄的人还能挺下去,可对基层女性来说,本就脆弱的生活,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被击垮了。而重回之前的生活状态,也许要花费她们好几年的辛苦,甚至,就再也回不去了。

台湾:男女劳工团结捍卫女性夜间保护措施!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ISA(台湾)捍卫女性夜间的保护措施,捍卫工会同意权。我们支持在生活工资的前题下,落实真正的八小时工作制,且让工人自由选择上班时间。工人一定要组织起来,加入工会团结斗争,才能停止法庭和资本家的打压,并且提高工资至可生活水平,才能免于被迫上班夜班的奴役。

【閱讀筆記】承認她的不完美 才能正視對母親的愛恨交雜 —《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最新報告】2019 年中國工廠女工性騷擾狀況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要瞭解中國大陸女工在工廠面對性騷擾的近況。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或其同事在工作場所曾遭到性騷擾。我們相信,受害者的實際人數可能更多。令人遺憾的是,儘管工廠性騷擾受害者不少,但幾乎沒有受訪者認為通過現有渠道和機制可以得到適當的幫助和有效的解決方法。

作女工、作母亲:做不做“全职太太”从来都不是选择
文/子姜做“全职太太”是不是个好的选择?这个问题预设了所有女人都可以无差别地“自由选择”,而完全忽视了“选择”其实是一种特权(privilege)。对绝大多数的女性——我说的不是《三十而已》当中顾佳那样的中产阶级精英女性,而是数量更为广大的女性,女工、女职员——做不做“全职太太”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

我是杀马特,我想拍电影
原文:http://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08421 大家好,我是葬爱家族的公主小白鸽,在快手上我的名字是滕雪飞龙葬爱公主,公主是我给自己的封号。我平时除了喜欢玩头发,还喜欢看电影,爱幻想,我看过很多的电影,梦想就是拍一部记录我们杀马特故事的青春梦幻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