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洋

@gwenww

愛的影子

將近年終,居然還趕得及失上一個半個戀。說是一個半個,也是出於網絡時代催生下獨有的情感關係樣式,什麼都不確定,其實誰都只是在自己的世界發話而已,偶然共通,都好像只是一種刻意經營、投射的幻像而已,像一層薄的紙糊的窗紙,遠看輕輕淡淡,帶點朦朧曖昧美,可是一趨近,就一捅輒穿,剩下突兀的手...

自述:文字這條路

但無數次,你也只能告訴自己、調整自己,如果相信自己所在做的事是有價值的,那就想辦法繼續下去, time and time again. 即便那價值可能不在眼前、不在一時,而是可能發生在很久很久之後,甚至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其他人身上。但也像在下一顆種籽,那亦都有自己的命。平心靜氣,淡然相看、相對世事,因為一切的價值、意義盡在心中,取捨自知,自見自明。

《女與兒》|Q&A 快問不快答

Q : 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A : 第一次在午夜時份讀過那劇本,內心會馬上湧起很多感受,這個故事是在女主角的碎碎唸之中開展,卻又精心鋪排到在末尾處給你那致命的一擊,讓你對之前所看到的,給予重新的思考、定義,那些日常不過的說話,其實真正是在說什麼。

《女與兒》|看見/看不見 未來

人生這一部戲,要點揸機?不是要別人如何看見自己,終極卻是自己要如何看見自己、看見什麼。劇場的思考 看戲最難最難的,其實不是要看見劇場鋪排、戲劇構作、舞台美學,諸如此類各種的設計,卻是我們要如何從中看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好的設計,它不是要停留在make believe 取信的狀態...

《女與兒》|觀看的角度 Way of seeing

這不是他的最新實驗,而是在他的劇裡一直都有著的嘗試與觀點,只是在一個獨白形式的劇裡面,就顯得更為重要。他的舞台上,每一個元素,都被視作獨立的文本,去處理看待,包括舞台的設置、人物的行動、燈光、音效,它們都在說著各自的話,而不是聚起來,眾口一詞的,服務著同一個主題,或說劇本的文字。由是,每一項獨立的舞台元素,呈現著的,就是多重文本的並置,與衝突。它在提示著人,角度的必須。

《女與兒》|故事從何說起

但原著劇本,乃至導演的處理,明顯志不在此。用冷調的,其實是一種觀看、處理事情的角度。用抽離、第三者的視角,去檢視自己身上的經歷,試圖弄清來龍去脈。但生命裡,就是有某些時刻、有某些痛,是得 call for 這種狠勁,去看清一切。那些你如何一再輕忽、讓之溜走的,你終要一一如實與之對視,將之撿拾回來。像自己是如何讓自己走到今天這一點的深淵,我負有責任。不止在事情的某一點,而是自己整個人生的方式、走向。

《女與兒 Girls and Boys》演前預習|What is MAN?

劇本某程度上,是一種男性的失聲,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無聲中死亡。」造成悲劇的癥結,是否正正在於「無聲」?無聲,就是一種抑壓,一種力量的危險累積,無法釋放流通,就趨於激烈的爆發? 如何才可以疏通這種男性的「失語」?這部作品在尋的,其實是女性的聲音,作為一種受害者的充權、反抗、對立,還是那消失的男聲的一面?從更根本的存在,去探討男性失聲失語的因由,那些男性不能夠被呈現的部分?

《兩個人的一一之失眠的婷婷》十四首搖籃曲裝置展覽 | 婷婷是誰?誰是婷婷?

成長,為什麼會是一種酸澀的經歷,是因為我們都是從經歷了那種自我的破碎開始的。那種不解的酸楚痛苦,才從中一分半點的,長出了關於自我的體悟來,都是艱苦的累積行進,而不是理所當然的「等價交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曾經歷青春,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成長。但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會明白,回首再看,一切都是值得的,甘之如飴。在於我長出了自己來,這就是一份最好的禮物,是時間的,卻也是自己給自己的。

Netflix 指南|《Bandersnatch》The Road Not Taken

《Bandersnatch》是 Netflix《Black Mirror》(「黑鏡」) 系列的獨立影集,2018年的作品,特點是多重支線結局,由觀眾的選擇,主導劇情的流向發展。故事講述 1984 年一個年輕的程式設計員,據同名多重結局的小說,改編設計成電玩遊戲,卻也是在編寫程式的...

自說自話|孤獨的要義

要做一個詩人、創作者、藝術家,一切其實都取決於這孤獨的要義。一個人是如何看待孤獨、如何領受孤獨、又如何使用孤獨.....

《Drive My Car》那個像八目鰻一般的女人

每個角色的最初,都是帶著生命的創痛。那些我們還無法言說、處理的傷痛,有人名之為「創傷」。它必然是深的,deep cut,像尖銳的刀,劃進靈魂深處的破口,從此與人群有了差異,形成了分水嶺一般。你知道,有些傷口,是個人的,很個人很個人,像群體的「常」所不能盛載的,有時甚至是連親密的對象,也不能,像一種個人的隱私、隱密一樣。

重整舊物:不完全的人生

整理自己的過去,並不容易。把大學時期堆積至今的東西,整理一遍,每翻開一段時期,都好像是得回到當時,重新去檢視,沒活好、沒活完全的人生、自我,像是這些東西變成了最不可抗拒的物證,反照人遺落在時間裡面,最真實的模樣。猛然被完整曝光了,那樣避無可避、狼狽不堪的,卡留在原地。

不專業劇評|《鐵行里》

畢竟每個人經歷、感受、記憶一個地方的經驗,都是獨有的,是一種特定的時空人事的交互,不盡相通,也無法倒模複製的,最終也是歸於一種個人的情感意義。而我們也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自己的話;如像地方也在以它的方式,默默盛載著發生在它身上的變遷,見證著歷史流變。

他又重新開始戀愛了

他又重新開始戀愛了。他能感受到那種戀愛特有的朦朧氛圍,也讓別人隨他而感覺到。我常以為那是泡在水體裡的溫溫軟軟,但他不是的,像那清透的天,純澄的藍,他的心眼是很清澈的,像小溪流水。他的眼睛,說著心裡的話,明明白白的,靈魂之窗。看著他,彷彿時間是停住了的,你能夠看永永遠遠。心是通透的,也就跨越時間的感覺。

《Drive My Car》Hit the Road

在那深不見底的所在,我們發覺自己同樣需要一道階梯,去重新攀爬、拾級而上,讓我們看見盡頭的光照,是有可能灑在我們身上的。救贖。是的,像在絕處的真實裡,我們還能夠活得下去,這種近乎虛渺的信仰。扣著人在釋出陰影黑暗以後的虛軟真實,好像把自己的靈魂,也透過痛苦悄悄提昇、如一縷輕煙般的蒸發掉,順著那蜿蜒的階梯,迂迴行進上揚,從來時路,向著光。而那細細蒸發過後的平緩,彷彿溫暖的淚水劃過臉龐,撫慰著還在生的人。

自說自話|

其實關於自我,那是最經受不起比較的,只能相信,我們都是在自我的經歷裡,逐漸成長往前,成為最真確的自己,即使眼前目下不能,我們也是在各自的途中。因為我不想去相信一件事:只有最好的,才值得活下來。如果有什麼想說,或者是用你自己的方法去試、用你自己的方法去固執,即便那將被證實為不那樣好的,但至少,你會認出自己來。

"The Language of Love"

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這樣一個暗戀者,就是另一個故事。或者就是,希望自己就是一切矛盾複雜的情感出處的所在。而能感同身受的自我投射,是出於更多情感經歷的似曾相識、共通,最起碼的是,對於一種晦澀掙扎的不陌生。自己是複雜的,也就會希望有一種複雜的理解。對手。

未來,是關於我們如何去交出自己

聖誕假期就是花了點時間,看香港舞蹈團「八樓平台」系列的網上講座,一連五集,有長有短,趕著下架死線的緣故,只及其一、二,不過也是獲益不少,像是給自己當前的困局,添了點空間氣度,說是有種靈光乍現、豁然開朗的感覺,也不為過。做人真是不能老是困在自己,固步自封,適時連結他人,也是為自己找...

愛是成為自己的光

「把我的愛還給我」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在世上所感到的,都要通向你。你是源頭,你在存在,與我密不可分了。我們總不會忘記,那個第一個來,教會我們愛的人。像搭起一道橋,讓我們從封閉的自身通往世界,此後看見一切,再愛上什麼,都要想起,即便後來的我們,擁有了搭橋的能力,能通往這世間...

X 先生,聖誕快樂

而如果我們都有幸的誤記日子,或許我們還會一同趕上同一個聖誕,而相視相通。畢竟這是一個關於愛與盼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