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1900
Blue1900

喜歡閱讀,希望透過在閱讀中的領悟瞭解人生!

心流就像生活中的小確幸,像一隻鳥,像一道電流

Billy Elliot


談到心流(Flow),最能夠傳神地形容它的畫面,莫過於電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中主角比利描述跳芭蕾舞時的感覺。我很喜歡考官與比利之間的那段對話,一聽就觸動,不就在形容心流嗎?

心流像甚麼?

出身在礦工家庭的他,父親希望他學拳擊,在家庭背景上可以說與芭蕾舞格格不入,但比利卻迷上了芭蕾舞,練習芭蕾成為每天最投入的事。起初父親並不贊同,到後來在機緣之下接受了,給予比利一試應考英國皇家芭蕾學院。

當考官提問:「你在跳舞的時候,有甚麼感受?」

比利很緊張,面對著被考核的目光,起初回應說:「不知道。」

稍頓一下,才鼓起勇氣回應:「剛開始有點僵硬,但一跳起來,就好像甚麼都拋在腦後,一切都消失了。感覺身體在改變。像身體裡有一團火,就像是飛了起來。像一隻鳥,像一道電流。」

很美的描述,完全投入在活動本身,忘卻了自身,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逝。

如果工作中經歷心流的感覺,相信人人都會喜歡工作。

如果人生中常有心流伴隨,相信自殺率會降低,罹患精神疾病的數目會下降,人人渴求的幸福感會上升。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心流》


重新詮釋幸福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大哉問,誰人不想過幸福的人生呢?但幸福能夠透過追求得到嗎?

《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透過對心流的研究,以意識控制的角度去回答這個問題。

契克森米哈伊教授被譽為全球正向心理學研究的領航者,記得以前讀正向心理學《真實的快樂》一書時,裡面一個深刻的觀點引領著我對生命的追求。作者馬丁·賽里格曼 (Martin Seligman)說:「美好生活來自每一天應用到你的個人長處。」當人們發掘到自己的長處,並應用在生活中,幸福生活距離不遠了。

我們總以為生活過得輕鬆自在,無憂無慮,擁有財富,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人的設計很奇妙,原來我們的快樂不在安舒的環境中。而在接受挑戰,運用自身的能力,全神貫注地完成有困難或有價值的事件時的時刻當中。當全神貫注時,感覺如流水般,這就是契克森米哈伊教授所說最優體驗,亦即心流,就像比利談到跳芭蕾舞時那種感覺狀態。

你在寫作中感受到心流嗎?

下圖可以幫助我們從心理學的研究角度理解,生活中哪些情況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況,哪些則會使我們感到無聊或焦慮。

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在上圖中,可以見到挑戰(Challenges)以及技能(Skills)的關係。最容易進入心流(Flow)狀態,明顯就是有技能需求的挑戰活動。當缺乏挑戰,不需要使用任何技能,就像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殺時間,容易落入沈悶(Boredom)的範圍。

以現在我進行中的部落格寫作為例,幸好我並不是從事全職寫作工作,沒有截稿的壓力,否則以現在的寫作能力,大概只會進入焦慮(Anxiety)狀態。但我只期望在不斷練習寫作,將來寫出好文章,所以現時的體驗狀態大約落在輕鬆(Relaxation)或可控(Control)當中。

怎樣才能增加機會經歷心流的狀態呢?書中提到五個步驟(緊接剛才寫作的例子):

1.建立一個概括性的目標;

我要完成《心流》這本書的心得,期望能對讀者的人生有幫助。

2.找出可以評估進度的方法;

一方面在寫作過程中思考對該課題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是修改階段,文章修改就像品質監控,反覆修改令文章讀起來流暢以及觀點表達清晰。

3.專注在所做的事情上;

在電腦上打字其實很易分心,每隔一陣子,就跳出想看看網站的念頭。因此,網上推薦一些畫面單純的寫作軟件幫助專心寫作,但經過一番嘗試後,我還是回到操作熟悉的Word就算了。

4.發展與之相當的技能;

這點很重要,寫作的訓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最近感覺有點氣餒,幸好看了這本書被鼓舞了,把技能發展當成自我成長,成長的過程本身就令人愉悅。

5.一旦活動變得無趣,提昇難度。

難度可以跟目標相關,目標訂得越高,難度亦相對提昇。當文章要發表,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難度。自我期待越高,需要投入更多,在專注過程中更容易經歷心流。像我寫這篇文章,雖然過程中也會分心,但時間就如流水般飛逝了。

人生意義就在大大小小的故事中

用以上的方法控制意識,經歷心流,是走進幸福生活的起點,但人生發生的事不見得都是正面的。我們如何調整自己面對人生中的困難,統合每個行動去面對挑戰呢?很佩服契克森米哈伊教授提出關於意議的主題。現代人可以在渾沌,在艱苦的環境中作出選擇,在反思以及自我探索中找到「人生主題」,統整人生,讓過去曾經經歷的困境變得有意義,同時也轉化為成長的養分。

它令我想起已逝的Apple教主史蒂芬·賈伯斯(Steve Jobs) 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演講的一段說話,談到自身的生命故事,他說:「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

我很喜歡這段話,人生意義一直是我所追求的。的確,我們可以在回顧中把過去一系列的事件串連在一起,形成人生主題。以前上過一門課,課程名字就叫作「人生意義」,上課人數只有五個人,我有點意外。課程結尾所交的作業就是要求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寫作中,我回憶起成長過程的掙扎與奮鬥,末段我寫道:「人生意義並不是靜態的定義,而是一種動態的創造與歷程。」「我的人生意義就是助人發現他/她的人生意義。」很慚愧現在距離尚遠,但沒有忘記。而這個意義其實是在閱讀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的著作時被其所啟發的。

要為人生找到意義,我們需要啟發。這啟發來自於從小到大聽到的故事。

契克森米哈伊教授說:「成功找到人生主題的人,往往有一位讓他們深深敬仰的長輩或歷史人物做為典範,或是因著一本書,發現新的行動機會。

這點我萬分認同,感謝歷世的文學家、哲學家,寫作出偉大的作品,一本優秀的文學作品提供可以參考的人生範本,傳揚普世價值,在閱讀當中與作品產生共鳴感,踫撞出與成長相呼應的意義。所以,我相信閱讀改變人生,特別是經典的作品,帶著歷史使命,傳遞著意義的價值。

《心流》這本書是正向心理學的經典著作,契克森米哈伊教授從追求幸福談起,再細緻地從各層面講述如何得到心流,即最優體驗,包括:身體、思想、工作、獨處和與他人相處中,最後引領我們思考如何從渾沌中創造意義。格局宏大,是一本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寫成的人生指南。不敢說讀懂後就能得到幸福有意義的人生,但它啟發了思考人生的方向,讓我們在生活中實踐創造優質體驗,添上更多的小確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