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hohoyu
hohohoyu

我是就讀政治大學財政系的學生,雙主修教育系,因此這學期修習了詹志禹老師的教育心理學。 這裡會不定期發布各週課程預讀心得以及課程討論反思,歡迎各位瀏覽我的文章甚至給我一些回饋,和我一起討論討論!

教育心理學公開發表|第三週:認知、學習及語言技巧的發展

本週上課主要在討論皮亞傑提出的個體認知發展四階段: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及形式運思期。

首先,先分享我自己的實驗,因為家中沒有小朋友,於是我剛好趁著行動實踐時去關愛之家的機會,測試了一位五歲弟弟:當玩具小馬放在我們兩個的中間時(小馬的正面是對著弟弟的),我問他我會看到什麼,他回答:馬的屁股。這位五歲弟弟依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位於二至七歲的前運思期,也就是此一前運思期的學生的溝通通常是自我中心的,無法顧及他人對情境的理解。但是這與我的實驗結果是相互抵觸的,五歲弟弟明確知道,當馬的頭面向他時,我會看到的是馬的屁股,而不是和他看到的頭一樣。

TA討論與課後反思

接著,分享我們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我們組內同學的實驗:他提到他的兩歲表弟平時就常用平板電腦看幼兒視頻及電子繪本,或者玩一些小遊戲,因此常常做出滑動螢幕來翻頁或是變換畫面的動作,於是我們的組員就從書架上拿了一本實體書,想要測試兩歲表弟會如何翻頁。結果正符合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位於感覺動作期與前運思期之間的表弟,做出滑動的手勢想要讓實體書翻頁,這可能是將同樣都是長方形的書本認成平板電腦,而產生的認知失調。

綜合我的實驗以及組內同學的實驗可知,理論固然重要,但我們還是要考量個體的差異。套用在教育工作上,如果在教學上全然運用理論來設計教學內容,而忽略了真實情況下的個體差異,反而無法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身為未來有可能會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熟稔各個理論的確有助於我們對各個階段孩童的初步了解,但還是要透過實務經驗與觀察,以設計出符合個體的教學方法,不該因既定印象而使小朋友設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