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hohoyu
hohohoyu

我是就讀政治大學財政系的學生,雙主修教育系,因此這學期修習了詹志禹老師的教育心理學。 這裡會不定期發布各週課程預讀心得以及課程討論反思,歡迎各位瀏覽我的文章甚至給我一些回饋,和我一起討論討論!

教育心理學公開發表|第十四週:班級教學|

🙋🏻班級教學為何重要?

深入地了解如何進行班級教學的多種方法,能夠促進效率和彈性,讓教師和學生用較少的時間達成較多的目標。此外,熟知多種教學技巧能幫助教師訓練直覺,並發展出更具洞察力的問題解決方式。


🙋🏻 四種教學方法
  • 探究教學法(Inquiry Instructional Strategy):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充分發表、討論與操作的機會,使其透過類似科學家做研究的經驗,體會與學習到科學知識、科學態度與科學技能。


  • 發現式教學法(Discovery Teaching Method):讓學生在自由輕鬆的氣氛下,自行發現事物和情境之間的關係。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


  •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目前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習者討論,透過簡單的生活實例,藉由小組討論、實際解決問題的方式,來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 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使用「專題」來組織學習的一種學習模式。「專題」由一連串真實且複雜的任務組成,有著具挑戰性的疑難問題,包括需要學生發想設計、問題解決、決策擬定或進行研究活動,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較長期,且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最終能完成實質的成品或呈現報告。


🙋🏻我的經驗與反思

在我的經驗中,有兩種不同取向的教學原則最容易辨識:教師中心的學習取向以及學生中心的學習取向。教師中心的學習取向,就是直接講授或讓學生以背誦的方式回答問題。教師傳授學生知識,而學生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

學生中心的學習取向,包括了活動式學習、方案教學和同儕教學,和認知觀點的學習方法有關。在上大學以前,教師中心的學習取向對我而言是非常有效且較喜歡的,因為這樣的方法,能讓我明確且快速的知道學習的內容與目標,單刀直入的切入重點,而不必拐彎抹角,對國高中時期需要應付考試的我而言,是最有效率的。但是上了大學後,拋開考試的束縛,學生中心的學習取向反而能讓我更靈活的反思及運用所學,例如我的微積分課,老師就非常重視同儕互動,並不只是單單的在黑板上寫下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每堂課都要求我們盡可能地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討論,一起合作推導公式、解決問題,甚至讓我們錄影片,自己成為老師解自己的解題方式,讓微積分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學,而是有溫度的教學。

對教師而言,事先擬定教學計劃是聰明之舉,但是我們需要切記:保持彈性以符合學生不同的需求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成不變的教學計畫遠比沒有計畫來得糟糕。

圖片來源:科學人雜誌


參考資料:教育百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