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
50 人追踪
196 篇文章
家書

壞男孩文學 ——黎哲舜短篇小說集《有毛有翼》序

壞男孩是反叛的,而且敏感又傷感;對世界,對自己,充滿不解與不憤。壞男孩文學反問、反思、反抗著聲色俱厲、義正詞嚴的成人大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翻覆波瀾真亦幻 ──《真亦幻:香港散文及非虛構寫作探析》前言(節錄)

散文和小說,用具體的作品來比較,固然可以不勝其異,也可以不勝其同。但最常見的對照方式是從文類的「本質」看:小說是虛構的藝術,散文則貴乎呈露真我。先不追問「虛構」和「真我」的確切意義,究竟具備這兩種「本質」的是哪些作品?如不具備就驅逐出「小說」或「散文」的範圍以外?誰有權力訂立這些規矩?如何確保能夠執行?也許,更根本的,是為甚麼要「比較」,為甚麼是和「小說」比較。

舞子蜀

香港街道的“咸”味

般咸道、嘉咸街、文咸街、雲咸街⋯⋯這裡有香港獨特的“咸”味。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去或留肝膽照應」——廖偉棠《詩的隱遁術:香港中青年詩的新變》講座紀要

廖偉棠點出了「香港詩」的獨特之處:或許因為散文更擅長表達「小確幸」美學,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成為書寫平靜、安定生活的選擇;但詩歌是「很尖銳的」,在動蕩不安的時代,生活本身就是抵抗和戰鬥,那麼詩的張力也在詩人們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中得以滋長和成熟。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明白美景良辰 原是似煙像雲——訪何秀萍新書《一陣塵煙》

媒體人何秀萍揣摩著各種劇本:「進念二十面體」創團成員、劇場演員、電台節目主持及監製、填詞人、專欄作家,也因在商台節目《妖獸都市》中獲得「母夜叉」一角,而人稱「叉姐」。她繼《一個女人》後再書寫現代女性多重身分的人生,相隔十年推出散文集《一陣塵煙》,時代變遷,她所呈現的面貌也更為多元。我們約定於見山書店訪談,初時眼前的是一日店長,一開始訪問又退回到何秀萍本身,去敘述關於作家身分的她,以及她自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崩末》:抽離作為介入

勞緯洛的純粹寫作中的無情節性象徵了抽象性,使讀者在所有維度上擺脫了社會規範、教條、形式和文化符號。我越想通過握有和控制來尋找答案,我就越想不知道和放棄操控。這個半真半想像的世界成為了讀者解放心靈中的思想、記憶和傷痛的庇護所,沒有具體的、沒有污名和譴責的。在戀情的前幾章中,有幾個描述性交的敘述,但由於缺乏任何背景,它們僅僅描述了這種普遍的身體、感官和神聖的行為本身。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2023・回顧】新書多珍重——2023年香港文學重點出版

今年書業亦彷彿迎來寒冬,生意額大不如前,近月獨立書店更屢受打擊。在這時刻,買書除了是精神的滋養,也能給予作者、出版社及書業實際的支持。「虛詞編輯部」特意精選年度重點文藝書籍,羅列2023年不容錯過的佳作,在新一年,願好書有好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2023・回顧】掌握文青流量密碼!虛詞年度十大文章 & 編輯部精選

身處2023年的繽紛香港,虛詞平台沒有尖沙咀燒賣,也沒有廟街牛雜,但我們都明白到,Hardsell之前,必先有好的內容,才能吸引流量。虛詞好文不斷,今年戰況依然激烈,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最後出爐的十篇上弦佳作中,粵語流行曲及港產片繼續稱霸,佔領榜單中的六位,另外文藝界的快報,亦成功引起讀者關注。除此以外,編輯部也另有心水推薦,望能年終前海底撈月,為好文拉票爭取流量!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文藝Follow Me】創作作為一種藥——文學季「別來無恙」開幕暨開幕講座

本年度文學季「別來無恙」於12月初開幕,請來洛楓、白雙全及蔣曉薇出席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文學館總編輯鄧小樺在開幕時越洋致辭,她覺得疾病是一個身體內外連繫的反應,「是個認識及調節自己的過程,甚至能為創作提供養分,從這方面看,其實疾病並不是太負面。」洛楓、白雙全及蔣曉薇亦在講座上娓娓道來他們如何思考疾病與創作的關係。

Faker冒業

我的2023年回顧

「想留下」本身就是原因,非常單純。並非因為香港這裡很美那裡很好之類,具備喜歡的特質才決定留下。可是我很清楚人不可能永遠堅強,說不定未來真的發生我不得不離開的狀況。因此這不是承諾,是祈願。但願接下來的日子,我仍能像那次回答一樣堅定。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一道門》序 — 門後世界

好些年前寫過中學時期的自己,曾在文學和哲學之間躊躇。現在回想這個說法似過於自負,但當時的掙扎卻是真實的。中學時期的我對自然科學毫無興趣,獨愛文與哲——口袋裡放的是魯迅《野草》,學生桌上的角落是《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大學選科時思索良久,最後因為不滿文學科考試的評分標準不清不楚,決定非哲學系不讀。自此,我基本上再沒接觸過文學。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對文學季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的一點回應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盧勁池 今夜,到了灣仔藝術中心,聽文學季的開幕講座,「患得患失 —— 疾病、治療與創作」,聽到幾位講者分享疫情以來,對本地和自身參與文化創作的觀察,及其中引申的精細思考,我想到幾點回應。今年文學季的主題為「別來無恙」,有意探討文學裡,經常以疾病作為隱喻的書寫傳統,與實際的病的本質的關係。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從跳格子到坐飛氈——西西辭世一周年紀念活動暨追思文集發佈會紀錄

本日(18日)為華文世界重要作家西西辭世一周年,為紀念她並發揚其文藝美學及創作精神,西西基金會於昨日(17日)在灣仔富德樓7樓舉行紀念活動,並簡介「西西空間」計劃,發佈新書《從跳格子到坐飛氈:西西追思文集》與《西西,她這樣的一個作家》。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訪葉梓誦《斷層路徑》:一個overthinker的溝通指南

年輕作家葉梓誦曾共同創辦本地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近來出版了首本個人文集《斷層路徑》。他在書裡寫書信,寫哀悼,寫人際和寵物的離別,夾雜不同的哲學和文化理論,又回過頭寫陳奕迅的〈不來也不去〉;旁徵博引,據說曾讓編輯和校對看到頭昏腦脹。但葉梓誦說,他要講的東西一直都很簡單:「就是一種溝通的慾望,想跨越的慾望,想在叢叢雜訊中找到可以連結對方的可能。」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走遍香港是表達愛的方法」——訪《香港散步學》黃宇軒

散步本是平常事,但在節奏急促的香港,要放慢腳步遊走城市,卻好像變得無比奢侈。然而,一場疫情,令城市人無法外遊,直接或間接都驅使大家重新細看自己生活的地方,城市研究者黃宇軒(Sampson)年前更以「城市散步學」為題撰寫文章,將心目中的這門學問與興趣公諸同好,讓大眾從另一角度探索這個自以為很熟悉的城市。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文學館當刻:實現、想像、時間線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潘耀明宣佈明年開幕之「香港文學館」詳情:選址:灣仔茂蘿街7號三樓,前身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綠屋」,約2,000餘呎的空間現於準備裝修階段,及在日本訂購專門書櫃。主要功能: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簽名本;以及有關香港作家的報道及評...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虛詞.像西西這樣的一個女子】當西西乘著飛氈升起

身為一位台灣讀者,西西的文字讓我看見了香港文學的獨特性,一種未曾受過戒嚴壓抑的自由輕盈,望向世界的多元廣博,而身為一位寫作者,我也在西西身上看見一種珍貴的態度,她的寫作是出於對世間萬物的純然愛悅。

黃宇軒 Sampson Wong

我眼中的那個民間的「香港文學館」

在不斷推廣文學和出版的,有「香港文學生活館」,在收藏香港文學相關資料的,有「香港文學特藏」。香港早就已經已經有「香港文學館」了。

yuka

Fricatives - Eric Yip(翻译)

热气蒸腾,完美,洁白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沙中淘金,談香港通俗文學之承傳和流變——陳國球 x 黃仲鳴 x 陳惠英「香港通俗文學的歷史」講座紀錄

承接五四文學轉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正處於擺脫傳統文學格局的轉型期,文學風氣亦逐漸走向通俗化,使文學展向更廣的受眾,因而成為通俗文學最蓬勃的年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