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
海星

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時,在粉嶺一所村校當老師,開始教學生涯,在村校任教那九年,見證自然放鬆的校園氣氛,對活潑好動的小孩子來說,是理想的學習環境。 於是和幾位土同道合的好朋友,在2007年,創辧了香港鄉師自然學校(自校),為香港學生和家長,提供自然、人本和自主的教學實踐,創校至今十多年,畢業學生超過一百人,讓學生能找回童真的小學生活,現擔任校長。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在制度下好讀書,能促進快樂嗎?

有一次,我應邀參加了一次社區論壇,論壇是由15間屯門社會服務機構合辦,屯門區議會贊助,目的是以社區聆聽介入,鼓勵青少年就社區的民生及關注議題討論,與相關的持分者接觸,彼此聆聽和交流,連結社區。社區聆聽參考英國同類做法,希望透過互相聆聽,互相支持下,解決共同關注的事項。

我參加的那一場,是討論教育議題的,題目是「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三間不同機構的年青人,分別發表這三個有關「讀書」的議題,分享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並且讓大家也分享個人經驗和對讀書的觀點。

第一組分享對「讀書好」的看法,我發現大家都會把讀書解讀為返學及考試,獲取學歷證書,有年青人認為讀書的動力來自前途的考慮,而前途是指將來能有競爭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人認為成為大學生能獲得別人尊重,有更好的人際網絡,讀不了書的人會讓人睇唔起,所以「讀書好」,好重要。

第二組認為「讀好書」能滿足家長老師的期望,報答父母親的恩情,並且能發展自己的路向。似乎,年青人都需要父母師長的認同,反而讀書過程是否滿足,並沒有人提出。「讀好書」後面加了一句「咁日後又點呢?」,仿佛「讀好書」便是「讀完書」,那麼大學畢業,是否表示以後便不用再讀書了嗎?

最後一組是分享「好讀書」的看法,他們認「好」是指好奇心,因為讀書能滿足好奇心,所以會感到快樂。

頭兩組同學把讀書理解為返學,是獲取文憑就業的手段,所以會感到辛苦無聊,而最後一組似乎把讀書理解為學習,是出於對世界的好奇,而進行的自我提升,比較重視過程,只要能滿足好奇心,自然便會樂在其中。

若把讀書視為學習,是個人成長的精神食糧,讀書確實能促進我們快樂。不過,年青人在好讀書下,加了一句「在制度下好讀書,能促進快樂嗎?」這便要視乎學生怎樣理解「讀書」一詞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