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149 | 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你想像中的香港是怎樣的?」這是《憂鬱之島》的起點,也問進了很多人的心。
《憂鬱之島》劇照(取自TIDF官網)
文/賈選凝(北京出生,香港成長,現居台灣。媒體人、評論人,但其實正職是做學術,關注港台區域研究、比較政治及文化研究。)
(原文發佈於2022年5月12日)

「你想像中的香港是怎樣的?」這是《憂鬱之島》的起點,也問進了很多人的心。

1970年代在文革中遊水逃港的老伯答說:「感覺香港是……很自由的地方。」

與香港有過生命交集的人,大概都對此心有戚戚。自由曾是香港最一目了然的風景,當年讓人豁出性命偷渡奔赴,如今則顯得格外諷刺。

但半個世紀以來,「想像香港」並為之付出代價的過程,也正是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建立身份認同的來處。《憂鬱之島》有別與其他香港抗爭紀錄片的,是它的問題意識和歷史格局。它試圖回答:對香港人來說,香港是什麼?「香港人」又是什麼?

反修例也好,傘運也好,近年的每一場大型社會運動,都徹底改變了一些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肉眼可見的事實是:香港年輕世代與中國的距離越來越遠,一路走向無可轉圜的對立面。

而《憂鬱之島》解釋現實的方式是,回到歷史,讓當下參與運動的年輕人分別去「重演」文革逃港、八九六四、六七暴動三個不同時代的「香港人」。

時空脈絡是一面鏡子,讓兩端的人彼此映照。今天的人,扮演當年的人,去體會同樣的青春年華裏全然不同的理想與熱望。而以更悠長的歷史視角去看,不同世代的人,在付出代價當下的劇痛又如出一轍。正因為有逃港潮、反殖運動與六四情結,香港才會成為今天的香港。前世今生的記憶,也都是構成「香港人」的一部分。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稱讚《憂鬱之島》是「與歷史對話,與現實對話,也與未來對話」的傑出之作。我們剛好也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切入,看看透過對話,這部紀錄片回答了哪些問題。

..

【本文未完,全文見《世界走走》: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138.疫情旅行筆記(一):穿越4個國家,我回到路上

139.疫情旅行筆記(二):在英國、葡萄牙、印度,外國旅客意味著什麼?

140.一碗水盆羊肉、一塊玫瑰鏡糕,走一趟清真絲綢路

141.閻紀宇專欄:「法國第一任女總統」一步之遙,她做到了什麼?

142.疫情旅行筆記(三):離不開、到不了的機場黑洞

143.賈選凝專欄:媽在多重宇宙裡到底做了什麼?

144.專訪台大教授陳倩瑜:用人工智慧建立台灣基因資料庫

145.台灣穆斯林小孩的齋月回憶——Shalawa與夜晚的新生南路

146.史無前例的最高法院文件洩露,近半世紀的美國女性墮胎權或將顛覆

147.生小孩不只有「痛」,還能「生」出高潮和自我價值?

148.南韓洋公主,還是美軍慰安婦?29歲,墮胎26次,誰為她們寫歷史?

149.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與手帳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