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
Sen

教育工作者;传播学、心理学爱好者;前新闻从业者。

母亲

(编辑过)
每一位女性,都首先要是她自己,接下来才有可能成为妻子、母亲等社会角色。当然,放弃这些关系角色定位,只是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也应尊重,也很美。

昨天母亲节。妈妈想吃火锅,那就叫个火锅外卖,吃起来。

母亲是一种社会关系角色,通常口语里,我们都叫“妈妈”。人人都有妈妈,但并不一定人人都有孩子。

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妈妈跟孩子有血缘关系,爸爸跟孩子也有血缘关系,但相较于爸爸跟孩子的关系,通常妈妈跟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因为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通常也是妈妈养育孩子长大,哺乳、穿衣、教育,妈妈跟孩子的关系更加亲近。

因为这种亲近,有很多孩子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妈妈对其的控制。

中国传统古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说,子女一生最好能够围绕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上述掉肉论,也是妈妈控制孩子的一种方法。记住,父母生你养你,并不天然代表你欠他们一生。孩子除了履行法律上应尽的养老义务,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具有了某种道德上的优越。

还有一种更加普遍的社会性舆论导向,每到母亲节——即便母亲节是西方的节日,中国人也越来越热衷跟风凑热闹,大搞形式主义、商业行为——就会涌现出很多大唱赞歌的形式主义之举,甚至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生等接受教育的群体。商家以讴歌母亲的借口,趁机大搞促销活动——他们通常会对家务、家居、厨房等用品打折。

这也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固化,或者准确来说,是歧视——女性做家务被视为天经地义。

而女性若不生孩子则就有悖伦理纲常了,更不用说封建社会的那种三纲五常的精神控制思想糟粕。

相较于男性来说,女性始终处于社会的不利地位。男女平权尤其任重道远。

中国是超级人情大国,在任何关系上,都爱往家庭关系上联想、比喻。

有把祖国比做母亲的,即便“祖国”本身就是政权拿亲情绑架人民的一个词汇。如果把祖国比做母亲,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乱伦。而国家政权本身,则更像是强奸犯。

现代政治文明角度,人民更像是政府的衣食父母,因为人民是纳税人,纳税人的钱,在雇佣政府职员,在维系政府运转。

有把老师比做母亲的,即便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老师只是一种称谓。学生花钱接受教育——中国的义务教育不花钱,但走国家财政,还是纳税人供养,那么师生双方就是平等的劳务合作关系。

这些比喻都是道德绑架的一种。你以后长大了,要有警惕。

还有那种有奶便是娘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等而下之。任何深沉的情感,都很美好,但并不代表它们就需要跟亲情、血缘关系有什么纠扯。良好的关系必然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妈妈养你很辛苦,但并不代表你欠她的,因为生育、养育也是自主选择——不生养子女不违法,但遗弃婴儿是重罪。

妈妈养你很辛苦,但并不代表她不能做自己,即便需要让渡自身的一些自由时间、精力和财力。

毕竟,每一位女性,都首先要是她自己,接下来才有可能成为妻子、母亲等社会角色。当然,放弃这些关系角色定位,只是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也应尊重,也很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