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
Sen

教育工作者;传播学、心理学爱好者;前新闻从业者。

急诊

为什么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会有其他的急诊病人死于核酸检测筛查?人不该这么活着。

急诊是医院的一个门诊科室,专门针对的是着急看诊的病人。

综合性医院有普通的分门别类的针对各种病的诊断室。比如你出生和经常来的这家医院,就有产科、妇科、儿科等门诊。

你这两天来的科室叫急诊,也就是今天要聊的主要话题。

准确来说,你来的科室叫儿科发热急诊。

如果没有记错,发热门诊最早设立于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时期。此前的感冒发烧通常都属于内科,即便现在的一些医院,也还是保留有内科看感冒发烧的设置。

发热门诊则是最近两三年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为了隔离新冠肺炎发热病人与其他普通病人,尤其是感冒发烧病人而专门设置的门诊科室。

急诊一开篇也说了,因为着急,且新冠肺炎疫情已然常态、依然上行时期,发热急诊通常会比较热闹——只要体温超过常温,想要进医院,就需要先来发热急诊科室,确定不是新冠肺炎病人后,才会确定下一步的诊疗。

这也是上海封城期间,造成诸多次生灾难的主要原因。有病人伴随发热症状,而被核酸检测挡在门外,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

因为发热是很多人类疾病最普通最常见的伴发性表征。

儿科则就更容易理解了,就是针对儿童看病的科室。

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点,比如18岁算成人,那18岁以下都算儿童的话,18岁生日前一天看儿科,当天就应该去看成人科室么?

你看,我又迂腐了。

在这家医院也是,你妈妈及早住院,但这家卫生部直属的医院,各项诊疗却很一般般,虽然大家都说他们服务还是可以的。

从你出生、住院,到日常感冒发烧,都会来这里看诊,而儿科却一直是最简陋的。

从一开始与急诊混在同一排平房里,共用一个通道,到改建新诊室,儿科还是与成人急诊在一栋楼,好在改成两个进出口,相互不通了。

儿科发热急诊与成人发热急诊则还是在一起,又回到了彩钢板玻璃房,候诊通道都是黑色钢架缚上蓝色防水帆布,是为方舱。

就是那种新冠肺炎防疫类的方舱。

你今天还是高热,只有早上温度低一些,哈皮玩了一阵,爸爸去加班,妈妈和阿姨在家陪你。中午又高热,食欲不振,还偶发呕吐。下午还是蔫巴,晚饭喝了很少一点小米粥,准备洗澡时,却突然连续性呕吐,妈妈和我抱你再次奔赴儿科发热急诊。

出发前咨询了儿童医院,儿童医院客服表示:核酸检测报告超出二十四小时,来这边算初诊,需要重新取样做检测,其他检查也需要再做。妈妈和我果断舍弃,奔赴这家你出生和经常来的医院。

结果还是一堆昨天的健康码、行程码、流调码要扫码填饱,还要手动登记信息,昨天代你申请的健康码由黄码变成了红码,核酸检测取样也还是一样没躲过去,哪怕昨天的阴性报告只是刚满二十六小时。

拿到血检结果后,急诊医生才表明,急诊连听诊设备都没有,如果想要去儿科或其他儿童医院之类看诊,可以晚上等核酸阴性结果出来后,开具核酸阴性筛查表,就可以正常去儿科或其他医院进行多项仪器检查了。

此刻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会有其他的急诊病人死于核酸检测筛查。

候诊期间,你戴着口罩,呼吸不畅,很难受,一直哼唧。春末的风,拂过气温三十度的初夏夜晚,方舱顶篷帆布在风中呼啦啦地响。

人生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除了健康快乐,还要求什么自由与尊严呢?

人不该这么活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