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
Sen

教育工作者;传播学、心理学爱好者;前新闻从业者。

饥饿

2022年的春天,全国各地都已宣布脱贫,长春、上海人民却还吃不饱饭。

不是因为他们贫穷,买不起吃的;也不是粮油米面产能、供应不足,买不到吃的,而只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买不到吃的。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还有人饿肚子,因为政策性原因,导致包括饥饿在内的各种次生灾难发生,是在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1980年代的豫西南农村,我还赶上过点滴饥饿记忆。

那时的小麦、水稻产量低,平常基本靠天收,也没有灌溉、排涝系统。雨水多、风大、冰雹、闹蝗虫等灾害,便就是饥荒之年,甚至连红薯、玉米、高粱等都吃不饱。

红薯面、高粱面在日常的饭桌上都是主食,白面馒头、白面条、大米饭,都是稀缺资源,只有在春节时,才有可能靠一半的这些东西,加上红薯、玉米、高粱等杂食,填饱肚子。

也就是说,平常极少一日三餐都吃白面馒头、白面条、大米饭,肉更是逢年过节才割一两斤,打打牙祭。

当年的豫西南农村最好的食品是鸡蛋。自己人工孵化的小鸡,自己家养的鸡,生蛋就攒起来,平常有客人了,才炒个鸡蛋,打个荷包蛋等。

大部分时间攒下的鸡蛋拿去卖了换钱,买东西。或者亲戚、邻居有红白喜事,拿鸡蛋上门,显得贵重且有情谊。

杀鸡、杀猪还是春节的事,平常人家极少舍得这么吃自己家养的鸡和猪,绝大多数都是拿来卖钱,补贴家用。饭都吃不饱,哪儿有钱吃肉呢?

逐渐吃饱饭的记忆应该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打工潮兴起,没有人再靠地里种庄稼来吃饱饭了,开始拿钱买白面馒头、白面条和大米。日常割肉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社会政策很大程度左右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

早些年的农村合作社,饿死人是常事。解放生产力,才能吃饱饭。

而如今进入第三年的疫情防控,则在长春、上海,发生了因政策性封控、隔离而导致吃不饱饭、吃不到蔬菜和肉蛋的事,极其匪夷所思。

周末发现各地开始阻断高速公路通行时,我开始囤积粮油米面和其他食物,目前的储备量基本够我们吃一个月,甚至两个月。

一个月前,谁会相信上海这么高度发达、文明的社会,会发生吃不饱饭的灾难?谁又会相信,各地的人们开始不动声色地囤积食物,而再次恐惧多年前的饥荒、文革、政治运动卷土重来?

不要相信政府信誓旦旦的辟谣,也不要寄望他们能做好最本质的工作——尤其是在中国。他们已经乱搞惯了,而人民也怂惯了。

愿你永远不会困于饥荒、恐惧。

愿你永远健康、快乐、自由而尊严地活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