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老師的音樂教學
小魚老師的音樂教學

我是小魚老師,研究鈴木博士的母語式教學法多年。 因在教學的過程裡,有許多珍貴的觀察與反思,於是興起將它記錄下來的念頭。 也希望透過書寫,釐清些想深入了解音樂學習的家長們心中的疑問。 所謂教學相長,也正因這樣的開放探究讓親師雙方都受益。 教育是百年大業,但需要的環境人人責無旁貸。 期待與您相識,齊心透過音樂培育孩子美好的人格。 有天我們灑下的種子,一定會在某個合適的時刻,長出屬於它自己的樣子。

與家長對談的火花-你最想知道的答案

學音樂最大的心魔還是卡在讀譜呀 ! 您也有疑慮嗎 ? 快進來看看吧!

跟yua-En媽媽對談真的很過癮!

媽媽是那種很坦誠的人,有疑慮卻不會先入為主直下定論,反而是更仔細觀察比對後再主動詢問。其實很多家長對我們母語式教學的核心概念並不是那麼清楚,但還願意繼續上課支持孩子學習,單純就是完全信任我,真的很感恩。

也好感謝家長有問題會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彼此對話溝通,才有機會釐清一些疑慮。

我想有人有疑問,那就可能不只是一個人的疑問。於是整理了一下,希望也默默的幫沒開口問的人解惑。另外也把這珍貴難得的思路碰撞火花紀錄下來。

良好的親師請益




Q:「使用母語式教學的孩子到底學到多久之後,他的看譜能力會搭上他的彈奏能力?」媽媽這樣問我。

A:「關於讀譜,真的是此教學法最常被拿來攻擊的點。但好玩的是,我們在上師訓課時,最常聽見的發問也是這個!(因為絕大多數的我們,都是用傳統習琴方法學上來的,且在還沒接觸鈴木博士的理念前,也都是用坊間一般方法教琴。)
而這~還真的沒有標準答案。
我唯一能保證的就是,照著老師的步調,老師交代的東西一定要練習,看譜的能力就會慢慢累積,有一天就會達到相同的程度。
因為看譜跟認字一樣,只要有足夠練習的量,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至於視覺辨識感較差的孩子,會慢點,但一樣能學會。」
(不過不好好練習的人就不在保固範圍囉!XD)


~~~~~~~~~~~~~~~~~~~~~~~~~~~~~~~~~~~~~~~~~~~~~~~~~~~~~~~


Q:「孩子一直被訓練聽,耳朵開發的很好,那他們會不會以後偏重只用耳卻懶得看呢?」

A:「的確,人會依賴自己的強項。所以老師的引導很重要,絕對不能不訓練孩子的看譜。」
曾經,有個孩子,每次回去練看譜,挫折就很大,脾氣常常殃及家人,媽媽跟我說,孩子問能不能不要學看譜,當下被我拒絕了。後來撐過去之後,他現在譜看得很不錯。
所以就算有些孩子天生視覺辨識差或空間概念不佳,看譜對他們來說是吃力的,但還是得學著看譜。但這不能怪罪於鈴木的引導方式, 其中, 老師的自覺與引導,學生本身的潛力以及親師合作是否順暢等, 太多的因素都會影響成果了。


試想,有人會去怪罪一個孩子因為太會說話了,所以認字才比較慢嗎 ???


其實我聽過很多傳統老師在抱怨他們學生的看譜能力,代表這也不是我們的教學法才有這問題。
而看譜較弱的孩子, 反而要感謝能用這種方式來學習。以他們的狀況,ㄧ但先從看譜來學,結果一定是學沒多久就得放棄了。因為一開始就先被那些音符擋在門外,沒機會享受音樂。
我心裡一直想起好友跟我說的話,自從她女兒開始學琴後,她才明白,原來當年不是好友沒天份,而是一看到音符就先當了逃兵的故事。


~~~~~~~~~~~~~~~~~~~~~~~~~~~~~~~~~~~~~~~~~~~~~~~~~~~~~~~


Q:「我很喜歡妳們先用"聽"來領導的部分,但我也想要她以後看譜就能彈。」媽媽對我投以寄望的眼神。

A:「我對每個學生的教學願景也是一樣的想法。所以才會堅持只用鈴木博士的概念來教學。且聆聽的能力還有肢體的部分若能在初學時被開發出來,那塊是會被保留的,它會延續並運用在看譜上面。」

也就是說,

他的能力是被堆疊的,而不是被取代。

唯有母語式教學法能保留與綜合這麼多項能力了。


~~~~~~~~~~~~~~~~~~~~~~~~~~~~~~~~~~~~~~~~~~~~~~~~~~~~~~~~~

Q:4「那到底要到何時,孩子才會拿到譜就能彈呢?」

A4:「其實他們初學階段並不是完全沒有讀譜的練習,只是此階段的重點並不再此。在初期階段,我們會做些看譜的前置預備活動,直到孩子的耳朵與肢體都沒問題了,正式的看譜功課就會加進來了(此時約莫到了教材的第二冊), 而那時就是拿完全沒聽過的譜彈奏了(當然視譜功課還是得由淺入深)。而讀譜也隨著往後各項能力的發展一同增強,等彈到教材第四冊左右, 基本上,翻開教材的譜,孩子大多都能自行彈奏並有基本詮釋音樂的能力了。」

一般來說,我們的孩子基礎若穩固,看譜對他們來說,是容易的。因為他們到時只需專心看好譜,(其他的能力早在前頭已訓練好),降低挫折感。
而且看到譜,耳裡就會有聲音,只要把音認好,詮釋音樂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

只是讀譜的快慢, 除了年齡及練習多寡之外, 還關係到孩子本身的空間概念及視覺辨識等感統能力,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故無法有相同的時程進度。可幸運的是, 不管條件為何, 孩子只要還有聽覺的能力, 就能學習音樂 , 而譜其實就是一個媒介而已, 音樂品質的呈現才是聽覺藝術的靈魂呦 !




那最後反問大家一個問題 : 大家覺得這個教學速度慢嗎?

沒什麼概念的話, 請回想一下您的孩子從完全不會講話,到開始與人對談,開始學注音,學寫國字,直到他完全不用問妳什麼字怎麼寫,到底花了多久時間?

平均來說,整個聽說讀寫內化進去的學習過程,是不是得到小學高年級左右才會完成?

有沒有人質疑過這樣的步調?

用這樣步調學出來的人,中文能力如何呢?

是否聽說讀寫樣樣行,且已內化到幾乎ㄧ輩子不會忘記?


因為這與一般習琴是完全不同的切入方式,所以容易引起誤解,但也反映出不同的價值觀。若心中對這方式抱有質疑的人,是無法勉強用鈴木博士的概念來學習的。

我們講求的是能力的開發與培養。「能力」這詞在我們的教學法裡包含太多其他面向,不單單只有讀譜而已

而每個小孩的學習步調也都不太一樣, 老師因材施教調整教學重點,

品質是我們唯一衡量的標準,而非時間囉。: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