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过留声
彦过留声

努力码字

回避伴侣恋纪(1)

最近,我的亲密关系正式终结了,作为一个和教科书级别的回避型依恋的伴侣相处了两年半的人,我想写这系列的文章,一来是想给自己终结的关系作一个回顾,交代和反思,二来,也是想给有相似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相似关系的朋友们一个参考故事。写作是对抗悲伤的温和良药,希望它能带我慢慢走出伤痛,帮我更好的与自己、与新的生命产生更健康的联结。

落笔的此时,我以为我的情绪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撕扯之后,已经可以做到相对平静了,但真正面对离别,我的内心还是有许多的痛楚和伤感。这段关系像是一辆在冰原上拖行了许久的马车,一直就不知道要奔向何方,但刹车早晚是得踩下的。我和这位前任J除了政治观点立场相似之外,其余的一切都非常不同(包括生活方式/习惯/态度,性情喜好,为人处世的风格,价值观,对未来的想法计划等),甚至是两个极端,能相处这么久,也算是彼此各自对对方的感情都挺强烈的,能大概和平相处两年半,已经是一个big achievement。分手不必看作是失败,而是这段关系已经竭尽了它该有的意义。

关于我和我们的关系

前面提到过,我大概是一个安全型依恋人格,但是这种人格在遇到回避前任J之前是未经考验的,而且在认识J的时候,我刚经历了纽约最严重的疫情初期阶段,恰好处于人生的一个低谷状态,生活隔阂,心理状态脆弱,对亲密关系非常渴求,所以会有潜在的焦虑型依恋的促发机制,这一切是我在与J交往半年之后意识到的。事实证明,在自己的生活没有过好之前,不要进入亲密关系,不然很容易把自己置于一个非常易受伤的敏感状态,并且也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开启一段关系,如果恰好遇到一个非安全型的伴侣,是很难在后续扭转回来。

在遇到J之前,我的恋爱经历匮乏,对于爱情和感情有自己理想化的想象,另外,我是一个non-active Christian,对婚恋关系的观念是把它当成以爱为基础的,两个人的同盟,彼此毫无保留全然融合成一个共同体。在和J交往之后,由于很多心态和经历的转变,我开始关注女性主义和女性在婚姻中的处境,虽然这个基本观念并没有动摇,但是在实操层面,我越来越难以做一个单方面付出感情和关心的supporter,后面会详细谈到。

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个算是谈过恋爱的男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聊骚出轨成性且不忠不德,极度厌女,当时对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分手的过程也非常曲折,细节不再提,我对他并没有任何怀念或是美好的记忆。多年之后,有非常短暂的接触过一个男生,渣男已经不足以形容了,就是个人渣,最基本的道德都缺乏,由于之前的第一任经历我有一些警觉,所以早早的就与此人断绝来往。所以,过去十分有毒的关系并没有让我真正实践/操练过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也没有检验过我的依恋人格,反而重创过我的自尊心。但与之相反的是,我的友情和亲情都非常高质量,还不错的原生家庭和童年体验让我成为一个比较重情义、富有安全感的人,在亲情和友情领域,我的自尊心并没有收到过创伤,对感情很珍惜看重并且不轻言放弃,有核心的朋友圈超过10年的交情。我也有圣母情结倾向,容易因为同情怜悯而选择留在一个人身边希望改善他的处境,近两年的女性主义浸润已经让我在行为层面逐渐摆脱这种倾向,但是在内心深处,依然有圣母情结的影子。

由于疫情的关系和我对新恋情的兴奋和依赖,和J确立关系两周后我们就住在一起了,当时是大夏天7月,刚住到一起的时候非常甜蜜也各种和谐,也可以感受到对方也很投入,尤其记得当时我躺在他的腿上,我们可以双目注视彼此好久好久,然后他说,他从来没有和女友感情这么好过,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十分快乐幸福,并问我我们怎么就认识了在一起了,我说,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他答,那也太幸运了吧。

“那也太幸运了吧”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当时我的感觉是,好高兴我们彼此能有这种幸运,J一定觉得很开心很珍惜。直到现在,当我全面了解了回避型依恋的心理后(以及之后经历过他断崖式的冷却后),我才明白,这句话并不全然代表一种珍惜的心态,更加体现的是,骨子里不相信特别美好的事情能降临在自己身上。有很多对回避型依恋的分析有提到过,越是感情浓度上头的时候,越会激发他的回避机制,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距离才是安全的。

分手之际,我去看了J的豆瓣主页签名引用的一段话的来源文章,百感交集:

爱有很多种的吧。一种是,你想和他牵着手,在街上、在超市里,走。你们做爱、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转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饱了,心满意足。

还有一种,就是像我对你这样,远远地,用一点微弱的想象,张望。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这么些年来,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用想象维持对你的爱情,还是在用你维持想象的能力。

我想清楚了。想清楚这么些年来,为什么会对你念念不忘。也许就是因为我对一些遥远的东西,有一种偏执的倾心。你看,你离我很远,你总是离我很远。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所热爱的那些东西,离世界那么遥远。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休西底斯。这种遥远,这种偏执的遥远,这种与逃避无关而与深入有关的遥远,让我眷恋。

你看这世界,杀声震天的,都打成什么样。挣钱的瞧不起读书的,读书的瞧不起挣钱的。爱国愤青瞧不起民主愤青,民主愤青瞧不起爱国愤青。看周星驰长大的瞧不起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大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大的瞧不起看周星驰长大的。发财的瞧不起下岗的,下岗的诅咒发财的。这历史的死胡同,一路都是被揪掉的头发,踩落的球鞋,和打掉的牙齿。国内国外,都一样。太近了,太近了,他们靠在一起,挤成一团,脸红脖子粗,挤得都变了形。

相比之下,你在我心里,就像一个奇迹。你思考,但是转过身去。打动我的,就是这样一个偏执的背影——在这摩肩接踵的世界里,挤累了时,我想知道,这个背影面对的是怎样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否有更多的安宁。

也许,我喜欢你,就是因为你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不可归类的人。唯一不需要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的人。唯一不被流行的情绪传染得感冒了的人。他们恐惧孤独,所以需要一个圈子。但你就在你自己的角落里,远远地,雕刻你自己的时光。而我,就这样远远地眷恋你。我可怜吗?我还觉得我可喜可贺呢。

这段文字,非常精准的描述了我曾经的心境,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曾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体味和享受孤独,与人保持距离,在高墙上默默旁观人情冷暖,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清高的感觉,连我曾经的感情/爱情也很多是在想象和文字写作中发酵,沉浸于一种得不到的距离感里,并非基于对这个人实际的了解。但我早已过了那个年代(中学和大学初期),当时,刚认识J的我已经对这种象牙塔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厌倦,我学习法律,开始关注现实世界有关公义(尤其是性别)的问题。虽然我已经过了那个岁月,但我对这种孤独的思考者气质是熟悉且能欣赏的。我仍然记得我们确立关系的那天,他对我说起,大学里的他更是一种独来独往的学者型生活,“现在,我更想参与生活。” 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我也是一样,我想要从思考中脱离出来,去实践生活以及与人的关系。

当时的我对J产生了一种后来被证实是有偏差的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对人感情丰富,会依赖和喜欢亲密感,珍惜感情的人。所以我抱着很多期待,想与他一起做好多事,度过好多时间,探索不同的活动等等。当时由于疫情的关系,我们也不太能出门,但也还是出去郊游过两次。

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头来看,我觉得所有想认真经营人际关系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心理学,我看过很多网上有关于回避型依恋的文章,有些是从心理学角度的科学分析,有些是攻略/策略型的治疗师分享,也有经历过回避型伴侣的人的吐槽和建议(当然建议多数是劝分的)。但我写下这个系列的文章,是想融入更多个人的感受和经历,帮助我自己和潜在的受益读者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如何这种类型的人相处。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如果一个人主观意识上并不想改变,那么其他人是完全没有办法的,而且改变一个人,大概率也是想对其进行控制,初衷就不是建立在一个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不要去改变谁,人只能改变自己。

用两年半的笑与泪,快乐与痛苦,我可以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下一个负责任的结论:如果回避型人格想与人建立长久且紧密的关系(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利益联合上),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他们自己的可变性和可塑性。换言之,如果他们不作出调整和改变,关系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大概在正式分手的前一年,我最开始接触到回避型依恋这个概念,然后陆陆续续有读过一些文章,然后在分手前几个月开始密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逐渐全面了解了回避型依恋。一开始对这类人格的认知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即,我知道他会怎么想/做以及为什么会这么想/做,但是从感性和情绪层面,我无法体会和理解这种心理依恋模式——为什么在热恋期的时候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为什么不能全情投入享受?为什么在一个没有什么问题的关系里,一个人的感情浓度忽高忽低,而不是逐渐变深?为什么要表现的好像没有情感很冷漠似的?回避和渣之间又有什么区别?等等。

但是,当我开始经历分手的过程,我发现,我自己竟然也习得了一些回避的方法和倾向。回避型人格的形成正是因为这种倾向曾经让人受益,所以在人生的各种阶段被不断强化,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

心理学上有说,如果要帮助一个人尽快走出trauma和负面的情绪,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让TA远离这个伤害源,比如家暴和性侵的受害者如果出现了抑郁的倾向,那么最好能有朋友把TA尽快带走,换一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远离、避开,是人遇到不安全的因素的时候一个有效的自保方法,让自己不去关注/投入,彻底放弃,这都是最强力的解药,没有人能伤害到你。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加思考的本能,回避型依恋到后来甚至都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出压抑逃避的决定,他甚至都不认为他在压抑自己。

但人终归是不可能没有情感情绪的,压抑的结果只能是转移/扭曲,所以J会把自己80%甚至更多的情感倾注到动漫和二次元里,因为那是一种单向的、图像化的、纸片人的感情,二次元里的人物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形成判断,也不会施加自己的情绪到他身上,所以是安全的,温暖的,无害的。而对真实存在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感情,就算有,也会被很快的压制下去。而在我经历的长达好几个月的情绪撕扯和接受分手这个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撕心裂肺难以自拔,再到把问题一股脑倾倒出来,归咎于对方的愤怒,再到一争执情绪上头但立马可以恢复冷静的这一系列改变里,我意识到,回避是可以习得的,任何人都可以有回避的潜质。而回避型人格只是在童年人格形成的初期,因为长期经历高压的环境+也许自身情绪就比较脆弱敏感,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我了解的回避型人格,他的情绪谱系是单一的,孩童化的,而且主导源只有一种东西——压力。所有的外源因素都会被转化成——使他压力大的vs.使他轻松的。他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但是由于他自身情绪谱系的简单化,他不能感受到更复杂的情绪,也无法产生真正的同理心和共情。他可以感受和体会自己与他人的一些简单情绪(孩子也可以有的),比如:生气/高兴、嫉妒、讨厌/喜欢等等。但是更复杂和矛盾的情感,他感知不到或者感知不全,比如感恩/感激,悲悯,愧疚,惋惜,遗憾,爱恨交织。比如,如果伴侣生气难过,这是一个他可以非常敏感捕捉到的“不安全信号”,会直接转化为他的压力源,使他想要远离,不想直接面对,而一个“安全型”的伴侣,第一反应会想要知道你为什么难过,进而尝试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感到麻烦、束手无策、有压力、想要回避。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不会感受到麻烦和压力,只是回避型会更为敏感,面对他人情绪的抗压能力极低(因为他们自己的抗压能力就很低,心理能量不足)。再比如,一段关系要失败,走不下去了,要面对分手离别,一个安全型的伴侣会感到多种多样的情绪:伤痛、惋惜、自怜、心碎、不舍等等;但回避型的伴侣最主导的情绪并非这些,而是:压力源没有了,感到轻松、自在了。另外,回避型依恋的人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面对分别和距离是他最擅长做的事,因此,对于分手,他们是很习惯handle的,虽然会有难过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远不足以变成伤害心神、影响他们生活状态的因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没有这类复杂情感,他们只是对人没有这些情感,很多时候,这些情感被转移到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对J来说,是一个想象空间、二次元世界,并且这个世界只有他能进入,不会轻易与人分享。我也是从与他朝夕相处的两年多时间里,曾经得到他的信任,他愿意带我认识他的精神和情感寄托的二次元,从那里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脆弱和敏感的人,始终在自我否定和自视甚高之间摇摆,但是核心依然是“不相信”的自卑。

这段感情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情”这个东西,和人格与道德水平息息相关,一个人的情绪机制和情感能力,全方位影响一个人对自身、对其他人,对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从而影响一个人的道德知觉:道德感的发生是从人与人之间的邻近性和关系性relational开始的。

回避型人格的情绪机制和情感能力是有很大障碍的,因为他们从小的自我认知参考体系的根基是有问题的,因此他们很多时候会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感到无所适从。“依恋的调整有时候需要的是一面镜子,我们都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客观的自己。而回避型焦虑型等不安全人格是因为从小身边的镜子不平整不光滑而没有照到真实的自己,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认知出现了偏差,那改变就要通过一面平整的镜子重新自己。”这面镜子可以是相关书籍,心理咨询师,等,所以一直以来,包括分手之际,我对J的唯一的希望是他可以去认真看心理咨询医师,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完全暴露和敞开自己的过去,矛盾,纠结,以及各种问题...

回避型依恋从小没有形成社交、亲密关系的正确闭环,所以很多社交行为和恋爱行为是模仿来的,不是体验来的,因为自己的情绪从来不被重视,内心荒芜虚弱,惊恐焦虑,从小都是靠自己应对压力,无法识别和感受被关爱,更不会回馈关爱,没有这方面的主观驱动力。

回避的伴侣不外乎以下几种结局:

1. 也成为回避/或本来就是回避,彼此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有一个悖论是,回避与回避很难一开始就在一起,因为都很被动很冷漠,而且就算在一起了,回避会觉得一种回避的爱不是真的爱,过于冷淡没有安全感,所以这也很难维持。

2.安全与回避的结合,也是网上有些博主分析的“回避眼中的完美伴侣”。能够不求回报不求回应持之以恒的给与回避安全感和温暖,忍受他的所有毛病(若即若离,不关心人,没有情绪价值/甚至负面价值,等等),自己内心十分强大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支持系统。

3.分手,也是绝大部分回避恋爱的结局。

可以想见,可能性2是极其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在这段关系中一度愿意充当那个安全型的角色,根据多个渠道的测试以及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大概是一个安全型依恋人格。我的友情和亲情都非常高质量,还不错的原生家庭和童年体验让我成为一个比较重情义、富有安全感的人,在亲情和友情领域,我的自尊心并没有收到过创伤,对感情很珍惜看重并且不轻言放弃,有核心的朋友圈超过10年的交情,有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事业目标。我明白,这一切都是我的幸运和特权,我愿意去做那个在感情和关心上付出更多的人。

最终让我心灰意冷心如死灰的,并不是J的回避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其他非常伤害到我的点以及我对他的一些根本价值观的不认可(甚至是一些厌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区分回避特质和自私/不负责任的特质。感情能不能走的长远,这里面其实没有那么多爱不爱的成分,致命的问题往往是性格缺陷,爱治不好自私和无知。

(1)自私/自我为中心

回避型人格的情绪体察很敏感,但是情感能力很差。这两者的区别在于: 情绪是一种生理本能,无法扼制,是反射性的;情感是一种消化反思,经过意志和心理处理之后的更为复杂的感受。回避的自私是一种本能性质的,他们由于内蓄力薄弱,没有能量去付出正面情绪,但没有正面价值这一点我并不怪J,毕竟回避不是他的错。但是,我最无法忍受的是他完全无法"听见/看见”我,即使我明确表达了我的不满,他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否认我的不满有任何合理性。与J相处的两年多,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承受他的负面情绪和对生活的抱怨,如果我不是一个自身内心强大能量充足的人,早就被他压垮了。但是,当我提出,我不想只做他情绪的垃圾桶,有什么负面的感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面对和解决,比如尝试冥想,或是一起去参与教会(他self claim自己是Christian, 父母也是)。但他的反应真是令我气愤,他说:两个人在一起,总不能只想着承受好的呀?我的天,我只是想说,我不想只承受负面的情绪,怎么就变成我只想承受好的了?

另一可笑的点是,在他只有负面情绪倾倒给我的时候,他却不能忍受我同时也有负面情绪。况且, 我还算是一个比较乐观积极正能量的人,我很少无缘无故会有emo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或者具体的矛盾,才会引发我的负面情绪(所以我的很多负面情绪其实是由于J的负面带来的)。比如有一次因为他的出门拖拉,没有吃上一直心心念念想吃的餐厅,我表现的不爽;一次约好要去音乐会,结果出发前10分钟反悔...诸如此类这种放在别的女生身上早就爆炸的事情,我只是明显表现出不爽,他不仅无法接住,不道歉,还会怪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

再一个小例子,由于当时我们刚搬到一起的时候,作息不太一致,我早起的时候怕吵醒他,会很轻的关门,不用微波炉,如果要烘干衣服也会等他醒了再做,但是晚上我先躺下休息之后,他再进房门却不会在意关门轻重,经常一个门响弄醒我,我说了他也不怎么留意,天气转冷之后他刚进被窝手比较冷,会把手贴在我身上取暖,可是我习惯裸睡,真的会把我冰到生气,在我再三要求下他才不做,我虽然也手脚怕冷,但我都不舍得直接放他身上取暖呀。具体的这种小例子太多了,就不细数,总之我的失望一直在慢慢积累。

种种事由,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在亲密关系中极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感受的人,而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会因为 我 由于不能忍受他的自私而爆发出的负面反应,认为,我才是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要把同样的问题扣在我身上的行为,是真正让我对其失望的根本原因。如果他以要求我的标准去要求他自己,他都无法及格😊,事实上,我觉得他也无法忍受/接受他自己的。

(2) 不识好歹/不知感恩

我前面提过,回避的J能感知到的对人的情绪很狭窄,再加上回避型人格一贯的悲观心态,导致他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抱着很负面的态度,美好的东西就算放到他手上,他也抓不住,确实挺悲哀的。他不能appreciate人的善意,也不会抱着任何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他所得到的东西。

起初(甚至一直到分手之际),在生活上,我对他的关心远远超过他对我的,我会记得他生活中的一些要记得去做的小事,安排生日/纪念日的计划,主动offer有时从公司/机场接他回家,出门在外/旅行会惦记他的行程是否安全到家,等等。由于疫情的关系以及他非常宅,我们24*7居家长达一年半,尽管我不喜欢做饭,这两年半来只要在家吃饭就是我做饭,头一年尤其密集,也会端茶倒水这类的细节“伺候”,家务除了在我要求的洗碗之外都是我做,而这一切小小的关心和照顾,他全都做不到。不仅做不到,还会照单全收我的关心,但并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付出(比起他在生活上承担更高的开支)。他既不关心我,也不认为我的关心有多少价值,这两点加起来是压垮我的稻草。这一切自然也是有回避的因素在。我前面提过,回避型人格的情绪源就是压力,如果一个不熟悉不亲近的人对他好,关心他,他会感到压力,本能想要拒绝,因为害怕还不起人情。但如果是亲密的人对他好,他会自然感到放松舒适,并且贪图这个状态,并不会想着以同样的真心关心回馈,因为那样太累,一段亲密关系对他们来说,不能累(😊)。

这种不识好歹,当然不能让回避型人格背锅。这里自然有来自我女权主义flag的批判:很多男性对一个善待自己的伴侣的态度并不是珍惜,而是觉得“我能让人这么喜欢我 对我好 我很屌,” 以及 “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能成为我的伴侣,我带出去很拉风,能证明我的吸引力”等心态。这种心态在J身上显然是存在的。

后来在了解他的家庭生活之后,我更加意识到了这种“不识好歹”的性别化根源。J的母亲和我的母亲很像,都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家里操持的很好。我亲眼看到,J回家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水果切好剥好送到嘴边,汤煲好盛好叫他出来吃,衣服洗好叠好整整齐齐放在房间门口。在我一个局外人眼里看来更荒唐的是,每次被叫出去吃东西,J一脸不耐烦,丝毫不能体会母亲照顾生活的辛苦和不易。但很大男子主义的一点是,和许多中国男性一样,J并不会看到母亲家务辛苦而想着多帮助对方承担一些(which是我对我自己母亲的态度),他自动代入的是家里男性的那个身份,亲口对我说过希望以后妻子主要承担家里事务,也说过“有了女朋友怎么还要自己洗毛衣”这样的话。所以,也许在他眼中,我对他生活上多照顾一些在他看来并没有任何稀奇,也不认为这是“付出”,反倒嫌我做的不够好,例如说过“想要以后能吃精致的家常菜,总不能天天吃这些(我做的简单饭食)吧。”但讽刺的是,J一次厨房也没有下过,并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也不想做。

他的不懂感恩也是一如既往体现在对待自己家人的态度上的,所以我也就见怪不怪了。虽然我承认,他童年经历不幸福,早年一直与父母分隔,一直到10岁之后才住在一起。典型的东亚父母教育方式:批评,否认,控制,不满足孩子的物欲,等等。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我是能感受到他的父母是真正非常非常关心他的,是一切以他的利益为主,为他操碎心的,父母吃了很多苦,才为他创造了他目前的生活条件和基础,具体细节就不展开叙述了。可是,作为一个33+的中年人,他对待父母并没有报之以温暖和照顾。也许这是中式亲子关系的悲哀吧,父母的“宠爱”不是爱,一方面断绝了生活技能和安全感的培养,另一方面施加了很多孩子根本不需要的压力,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巨婴。

(3) 对两性关系边界感模糊/不坦诚

在与J交往两三个月的时候,了解到他与前任还在保持频繁互动聊天,我非常生气+伤心,在我表达了我的难过之后,他才与前任断绝了联系。另外,在我们交往的过程中,有一个曾经喜欢他并且很主动的女生经常在微信里撩他,他也并没有拒绝,后来在我的质问和要求下,他才和对方表示不要再联络了。在正式分手前半年,我们曾对关系出现的危机做过一次讨论,他表示并不想给出任何长期的承诺,并且打算之后搬离我们当时所住的城市,去另一个地方,我很难过,一时冲动在外面找了一个短租房。那段时间,我们保持了一种短暂的半在一起的状态(大概不到一个月吧)。然后他告诉我,他和之前那个撩他的女生又开始联络了,聊天记录是暧昧的聊骚(虽然是对方更夸张一些),我一时气愤,摔了他的手机。当时心里真的绝望,在我难过的时候, 他已经可以和别的女生眉来眼去了。

从这些例子来看,J对异性的感情边界模糊,感情上是不够忠诚不坦诚的,并且很能free ride on别人更多的情感投入,我得知也许这两个女生都是因为更放不下他而和他保持联系,但他也不拒绝,任凭这种藕断丝连发展。这种行为是我厌恶的,我认为这不道德。

(4) 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

心理学上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概念区分,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某一种特质/品格/技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习得的;固定性思维的人则认为,这些素质基本是天生固定,难以改变的,他们会认为,我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resilient,对待挫折会更灵活更有韧性,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而stick to it.

老实说,在专业和事业领域,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尤其在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里,固定型思维的人是有优势的。J和我从事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我们都有很强的固定型思维的倾向。但在对待个人生活和亲密关系上,我并非像J那样有很强的固定型思维,我是open to改变和调整的,并且实际上这段关系让我改变了很多(一些方面是我并不擅长,并不感觉舒服的改变),但是我却基本看不到J的改变,这是令我觉得hopeless的一点。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在家庭关系里,男性更容易把工作上的思维带进家里,因为家庭这种私领域的规训对象一直都是女性-- 要求女性磨平棱角,为关系/为家庭这个整体作出牺牲和调整,而男性可以更多做自己,延续自己的固有习惯和思维方式。

我前面说过,如果回避型人格想与人建立长久且紧密的关系(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利益联合上),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他们自己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虽然伴侣的包容性也很重要,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回避型人格自己不作出任何调整,这段关系永远会处于一种假性亲密的状态,永远有雷埋在那里一触即发,伴侣的包容性强还是弱,只是会影响这个雷什么时候爆炸而已,并不能在根本上排雷。诚然,很多回避型人格也有固定型思维,并不想改变,或者因为他们对亲密关系的不屑,所以并不觉得这件事情值得耗费心力去改变,但也有回避型人格是愿意作出改变和调整,愿意正视自己在亲密关系里的问题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