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过留声

@nnnnnn28

别糊弄自己

若是自始至终并没有完全走进和了解对方,只是在与自己的想象恋爱,那么分开之后,会出奇地比较快走出来吧,这也许是为什么,她说分手快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怎么哭过,感觉好爽。而那种,面对对方时是极度的清醒,以至于在旁人看来十分疯狂的恋爱,是真正基于日复一日的现实、了解、与具体的人性做关系和...

伤心会继续,生活也要继续

最后一天照顾完猫,离开他之前,他似乎有所感知似的,走到门前,目送着我关门。一个小动物朝夕相处一个月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不过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动物比人更lovable吧。我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知道也许此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永远(谁知道呢?

Random thoughts

这两三年,价值观和看人事的角度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10多年的求学、交友、生活、阅读,来美国念硬核社科和法律,读过和关注过的历史、社会、政治,了解的世界,原来一直停留在社会的显性A面:市场经济、契约、就业、生产、资本与时间、军事外交、政治、派别和二元对立...。

真正的自由是无序,而非失序

在你能真正挣脱规则和束缚之前,你必须首先非常了解它,实践过它,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准则,你才能摒弃秩序,达到无序的状态。但无序的状态也是有其底层逻辑的,而不是一种混沌的失序状态。上野之所以批判和摒弃婚姻制度,是因为她心里已经有自己的一套对于恋爱、爱、性、两性关系的见解,她非常明...

回避伴侣恋纪(4):如何判断回避型人格是否值得交往

如何判断一个回避型人格是否值得付出和交往?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心理学统计数字,人群中有不到20%是这样类型的人,当然回避的程度不一,有的是恐惧型回避,有的是疏离型回避。如果非回避型人格注定要遇到一些回避型人格,与他们进入亲密关系,那么该如何筛选和判断这样的人是否可以形成长久的关系呢?

回避伴侣恋纪(4):伤害与爱的共存

人类有很可怕的一点是,看到别人因为自己而痛苦,是能够找到快乐和满足的,这点在男性确认女性对自己的爱上更加明显。尤记得在过去这段与回避型恋人J的恋情中,他对我们关系亲密度的几次递进,是由他看到我很痛苦来促进的。第一次,非常明显感受到的,是我们交往3个月左右,被我发现他还在与前任频繁...

恋纪(3):碎碎念

在标题去掉了“回避”,我算是说完了与回避型人格有关的恋情细节,接下来,就只是我的恋纪了。会有很多回忆,很多反思,很多情绪,我很难,但很想,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分手后确实最理想的状态是断联且不见面的,可是同居了这么久之后的分手,对我而言,体感与离婚无异。

爱的反面是什么?

不爱,无爱,和站在爱的对立面,是三件不同的事情 识别后两者,是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不具备的能力。和回避型人格相处的经历告诉我,不要在一口枯井里挖水,累死了,一口水也挖不到。有些人simply不具备爱的能力,又怎么能给予一个TA没有的东西呢?

回避伴侣恋纪(2): 自我反思

前两天参加所里的一个holiday party, 和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妹子聊起来,我一般不和工作场所的人聊自己的个人生活,但因为和她关系不错,我谈起了自己最近的分手,结束了两年半的关系,她问我为什么分了,我说我们的commitment level不一致,她回道: oh you o...

回避伴侣恋纪(1)

最近,我的亲密关系正式终结了,作为一个和教科书级别的回避型依恋的伴侣相处了两年半的人,我想写这系列的文章,一来是想给自己终结的关系作一个回顾,交代和反思,二来,也是想给有相似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相似关系的朋友们一个参考故事。写作是对抗悲伤的温和良药,希望它能带我慢慢走出伤痛,帮我更好的与自己、与新的生命产生更健康的联结。

什么是爱:关于性别 性向 婚姻的一些思考

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在朋友圈看到一个queer朋友分享的一篇豆瓣文章,大意是说,男性对女性是没有爱的,只有需求,一个男性是否追求你,是否要与你结婚,是否想与你离婚,是否劈腿,跟爱不爱你,全然没有关系,因为他们simply对爱没有体会,也不会爱女性。

未命名

当个自留地,用写作来抵抗焦虑和不确定性。对过去两年有一种很怪异的审视:好像生活因为疫情变的很不同了,但这些变化,似乎又并不是真的因为疫情而产生的。人生的轨道并不能由纯粹的因果逻辑解释,冥冥之中,在不同的生活情节中去经历生命的本质。如果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一定是由一段恋爱关系带来...

疫政之下,全球公民,何去何从

又看到了国内疫政下的惨剧,自新冠以来发生的一切,我的生活的变化,我的想法和我心里的感受,在当下又难以遏制了。想起十年前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cheesy但也很真实的想法是:想成为一个global citizen。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公民这个概念也是我感兴趣研究的重点。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