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無形・文學館在他方】文學館當刻:實現、想像、時間線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潘耀明宣佈明年開幕之「香港文學館」詳情:

  • 選址:灣仔茂蘿街7號三樓,前身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綠屋」,約2,000餘呎的空間現於準備裝修階段,及在日本訂購專門書櫃。

  • 主要功能: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簽名本;以及有關香港作家的報道及評論等歷史紀錄;並將此作為研究資料,成立學術委員會研究本地作家。

  • 將成立董事會,成員包括文化界及商界等具影響力人士;而潘耀明及作聯人士不會加入董事會。

  • 潘出外考察後認為文學館需要由官方主導和支持,「這些年我們爭取的是一個正規而非業餘的文學館」。

  • 因為空間不大,文學館只能作為收藏的展示廳;至於館藏作家,潘認為需要通過學術委員會討論甄選,藏品也會公開徵集,如透過拍賣行和民間藏家收購。潘亦表示歡迎民間人士捐獻藏品。

  • 將研究作家的生活和創作過程。潘表示以前政府不重視南來作家的生活足跡,很多有價值的地標未能保留。

  • 未來計畫在學校推廣香港作家及其作品、在大學開短期課程、邀請海外作家來港交流。

( 資料來源:2023/8/9《文匯報》和2023/8/4 《明報》訪問等)

曾有熱烈的文學館想像:

  • 董啟章:文學館需要發揚文學自身的歷史性和公共性,文學館作為建築物,可建構本地文化身份,鼓勵民眾反思歷史;文學館亦應具備視覺藝術的觀賞性,見諸於出版物設計和跨媒體創作,可有助建立文學的公共形象和公共性質;文學館可以成為文學行動的舞台,與表演藝術互為表裡,讓不同參與者公開而活躍地進行創作和交流。

  • 盧瑋鑾:「文學館有內涵,有感情,有研究,有管理,就是永恆了。」建立文學館最重要是思考「放什麼」;公務員的輪替制度會造成傳承上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有沒有以某一些文學,某些作家為傲呢?當中一定要有愛,不是光為了做一件事。」

  • 陳雲、胡恩威:文學館應照顧文字使用的每個面向,如公共生活、應用方面、文學創作、社區運用,並尤其重視口頭文學中的民間歷史,可思考為「民間故事館」,以故事傳承。

  • 何慶基:文學館的功能可以更多更廣,它是教育、交流、創意互動、研究、資料搜集和收藏的中心,比圖書館更能夠聚集於一個空間內,有系統地針對不同相關議題作研究、搜集和討論。21 世紀文化機構出現空前變化, 文學機構為吸引觀眾需要不斷探求新的可能性,緊扣公眾的生活和文化經驗。

  • 李照興:文學館放在香港,對不同文學名家的評價,ホ可有別內地主流的大路論述方向,以此突顯香港的角色在於它有機會衝破現中國意識形態選擇文學經典的框框,用邊緣的角度去講另一種故事,讓文學不致於流為樣板及為政治服務,可望公允。

(資料來源:《文學是一場寧靜的奮鬥——香港未有文學館》,香港文學生活館編,香港文學生活館 X KUBRICK出版,2015年)

爭取文學館的平行時間線

(以上年表資料整理自書籍報章雜誌及網絡;因篇幅有限有所取捨,敬祈理解。)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