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十二位藝術家共同發問 什麼是香港文化? 如何以共享經歷打開交流空間? 如何超越「走/留」的二元對立,用更闊的視野審視香港人身份? 本計劃連結跨媒介、跨地域的香港藝術家,希望以創作持續編織香港的文化討論

​​《​關於山、我及我們》- 陳李才

從我家出走不遠​,​便可眺望到山的形象——一隻隱匿山中的獅子,長久餵食以烈日以風雨,然後成為山的部份。​偶爾,我乘搭小巴駛上天橋,離開​圍封的地面再看遠山,獅子​的形狀也隨之消失​。​​

​​參與​​織梭計劃這一年多,我總在離家回家的路上想從山裡​看​出甚麼。自孩童時代開始,我對於這座山的認識​並非靠親眼觀看​,而​總是被介入的,或劇集,或歌曲,或談論,或其他抽象的指涉,彷彿象徵先於​存​在。

記得某次​工作坊,講者問眾人是否知道獅子山的由來。​回​溯​過去,有人說它像老虎,有人說它像駱駝,每個消逝的別名都是​民間​曾經​的神話。為甚麼是獅子?​在​華南地區​,​獅子其實並不常見。​殖民時期,​據說​​當時政府的測繪人員看見山上頂峰有如獅子​​盤踞,而​英國人崇尚​獅子​的​​​威風勇猛,從此​定​名獅子山​,一直沿用至今。​各種依附著的精神是後話。

​我​​覺得有點悲傷,山不應該是一個人造的容器,可以任意掏空再注入​​​無機的意義。但是,如今我寫及山,是否也把它當作​我自己的​容器​了​?

如果​​織梭計劃其他參與者也同​坐​那輛小巴​​,他們​能​從山裡​看​出甚麼​呢?有人背著背包直接往山上走,有人會閉上眼用身體去​感受山的動靜,有人會用相機拍攝山的各種形態,有人也會像我,在​流變之中,以破碎的語言去​回應​微弱而神秘的山之音。​或者我們沒有如想像般相似,也沒有如想像般相異。或者萬物皆是彼此的容器,而前提是自己,有沒有真正在看。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