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十二位藝術家共同發問 什麼是香港文化? 如何以共享經歷打開交流空間? 如何超越「走/留」的二元對立,用更闊的視野審視香港人身份? 本計劃連結跨媒介、跨地域的香港藝術家,希望以創作持續編織香港的文化討論

織梭計劃反思 - 李慧筠

織梭計劃並不只是生出個人的創作,而是織成了一個有機的創作網絡,透過不同的工作坊和閱讀分享,紮實地鋪展問題、深挖思考,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去實現想像的空間。我很享受過程中的每一次討論和碎語。

因著計劃的其中一個主題「混雜」,我希望關注歷史的風景怎樣由繁複的記憶建構而成,最終促成作品由20多個文本所組成、拉扯、互通的呈現方式。這當中有我的作品,有由認識的朋友、公眾寫作後交予我的記憶故事。在展覽之前,計劃特別設計的中期分享會為我帶來了參與者的想法。其中一個參與者提到的情感殘留物(Emotional residue)一直影響著我,讓我再確認「碎片」作為捕捉城市文化的概念。

計劃的珍貴之處在於看見彼此,回應彼此。佈展的時候,我得力於其他創作者的幫忙,用不同的文本織成一張網。過程成為了創作的其中一部分:我用手去感受,怎樣兼顧紙張的重量,用麻繩拉出一股張力,怎樣靠不同的線和點把故事支撐起來。我發現一個繩結愈難解,也同時更堅實。我們可以在繩結裡相遇。我們在一種永遠動態的拉扯中,反而找到另一種恆定。

在跨界的共同創作中,我用自己的聲音、碎裂的影像和演員的形體再一次探索了文本的其他可能性,看到碎片與縫隙的互為對照。

收集不同的故事的時候,我深深感受到記憶觸發其他記憶的能力,這也呼應了加萊亞諾所說的——記憶作為投石器。

展覽前的許多個夜晚,我跟每一個寫下城市記憶,並將之交予我展出的朋友聊起故事的種種細節。有的人讀到我的記憶,寫下了另一個記憶。有人跟我討論記憶和回憶之分。有人跟我說,寫作是痛苦的重回,而留得下的記憶才是自己真正在乎的。有人覺得記憶如果使自己恐懼、冷漠、放棄,就應該遺忘它。有人及後告訴我透過書寫記憶,她修補了與別人的關係。我驚訝於作品雖是綿密平常的日常收集,卻觸發了很多細微的碰撞。我很高興參與了這一趟時而奇幻、時而紮實的創作旅程。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