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十二位藝術家共同發問 什麼是香港文化? 如何以共享經歷打開交流空間? 如何超越「走/留」的二元對立,用更闊的視野審視香港人身份? 本計劃連結跨媒介、跨地域的香港藝術家,希望以創作持續編織香港的文化討論

關於織梭計劃的幾點反思 - 小土

異質跨界,受益良多

這是很難得的藝術家交流計劃,甚至可說是香港史無前例。交流計劃確實多的是,但橫跨超過一年,且在年內藝術家定期會面,幾乎每月最少一次會面。每次聚會除有主題分享,有讀書會,也有互評創作等,最後就是展覽和演出。隨著這極密集和高強度的互動過程,每位創作者各自得到不同滋養和刺激。創作者們最後的成果發表,在跨越自身界別下,也各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特質。如本人就因此交流計劃,發現了香港一處鮮人所知的處所,經多次考察並與其他創作者討論,形成如今的作品。以致計劃終了的當下,本人還計劃持續研究和發展。實在從此計劃受益良多。

疫情讓時空演化

此計劃之所以成功,一來多得藝術發展局的慧眼慷慨資助此計劃,並在三位計劃統籌人的協調下得以順利進行。另外,相信還有幾點當下時空的特質才令得此計劃促成異質的成果。其一,是疫情的爆發。無疑新冠病毒的全球爆發,是人類生存的重大挑戰,我們也因此好多時候不能當面聚會。可亦就在此時,全球逐漸普及並改良遙距通訊軟件,讓我們更容易於異地,甚至不共處香港,仍能彼此共享,這無異是極大的便捷。對這些通訊軟件的依賴,或許有時會令人疏於聯繫,倒更多時刻讓人珍惜當下面對面的交流。

香港變遷讓參與變強

另外,近年香港歷經的重大變遷肯定令各創作者比過往更關注如何回應當下,同時如何持續發展的可能。難得我們能在面對香港人的遷移和認同張力之上,將此議題放諸世界過往歷史和全球地緣政治布局下,重新檢討。更難能可貴的是各創作人雖生於不同年代不同創作背景,亦能於共同平台平等共享,容納差異,互相欣賞,彼此砥礪。

需更充份的社會回應

若要指出計劃安排上有什麼缺失,恐怕也是因為此計劃要求各參與者那麼高強度和密集的參與,可是在此刻繁重多變的城市生活節奏,未必人人時時刻刻也能在百分百的狀態下表現。尤其在最後的展演部份,應該遠超於本計劃原定的要求,即使創作者已高度配合,也難免出現疲態。是有點可惜,但也是可喜的是,各人不只對己對他人創作的關注亦近乎蜚疑所思,可謂融為一體。遺憾的是,仍有點礙於場地和其他細節安排,大家的創作未能在大眾社會或文藝圈中得多更多更充份的回嚮。

永續開發交流

無論如何,這類長時間異質創作背景人士的跨界計劃,應該繼續發揚光大,讓更多香港以致其他地域和學養背景人士皆能得益。例如可考慮嘗試讓有科學素養人士,以致企業人才共同協作,同樣前提是有相應的關懷和創作素養。其次不妨可考慮在計劃進行某一時段,可設計短時期密集的交流會面如宿營安排,最好也安排能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共同考察。此計劃不只對創作者提供良好的創作土養,長此進行下去,更是對香港藝術創作的重要文獻記綠和參照。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