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装逼犯
在逃装逼犯

意识有着大片盲区,让人性犹如魔法般的存在 发布“人的自然属性”相关的内容,突破魔法结界,潜入魔法世界……

什么是人的自然属性(原名:开篇)

“人的自然属性”有着通常不为人感知的潜在表达,这样的表达遵循一个唯一的机制——“人(的自然属)性(的形成与表达)机制”;在这个机制之下,(对应着触发条件、信息的)“人的自然属性”(简称为“人性”或“自然属性”)的表达丰富、多变且(触发条件、信息与人性表达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高度稳定。

“机制”的唯一性以及潜在表达的稳定性,是人性高度丰富的同时,还能够有序演化(演化方向受到高度约束)并且(人性表达)非但灵活、互不干扰反而在相互间形成极高支持效率的前提;是人类长期高度适应(原有的双重)环境(自然大环境与“演化环境”)、快速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基础;是不单弥补单胎生育、生育期极晚、幼龄期漫长而又脆弱这些独特性,还能从中获得更高(应对风险的)效率,令人类得以存续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对旁人天然抱有稳定预期的原因;是跨越时空的共鸣得以发生的基础;还是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在人性的表现上存在大量共性的根本。

简单来说,在触发条件、信号的激发下,神经系统根据单一“机制”推动而成,通常不被直接感知但(曾经)有着具体功能的表达(包括对复杂神经功能的激发)所代表的“稳定解”①的集合,就是“人的自然属性”。②

对应着(分别处在自然规律和人性高度约束之下的)“双重环境”,人性(与后一“环境”共同)的演化遵循着双重线索③④。而“演化环境”迥异于“自然大环境”⑤,这是人性有其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根本原因,也让对人性观察、探索、思考、研究、推演的尝试变得毫无头绪,还让所有理论的搭建丧失根基。

“自然属性”的潜在表达,(对人产生持续且绝对的约束和推动作用)引发心理变化、生理变化和具体的行为,其中一部分被自身和/或他人所感知,成为人性的现象。⑥

“演化环境”的消失⑦以及“人性机制”之下五种主要的后天“各异性”,而非直观的生活经验⑧是人性现象失去稳定性的主要源头,(在复杂社会中)现象之间还会产生强烈而不可预估甚至是半永久性的干扰作用。一部分不稳定的又有着有着强烈刺激性的人性现象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如阳光遮蔽星辉那般,成为掩盖“人的自然属性”进而将“人性机制”深深掩埋的一个干扰源。

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它关联学科,均难以超越(有着天然、共同选择性的,意识直通的)感官经验;它们只是发现、记录、研究现象并/或在现象中归纳总结、寻找线索和规律或运用规律的学科。

哲学未能触碰“自然属性”的分毫,相关概念与事实之间通常有着巨大却不易被发现或(因庞大且自成体系而)难以被解析的鸿沟。

欠缺影响力的人类学更像是“垃圾堆里翻宝贝”的学科。

对人性的探索,科学未起到指引作用;人性零散表现之间的内在关联,犹如一息幽光,无以与现代文明夺目的光芒争辉。

“三大法则”的绝对约束之下,阿西莫夫笔下的(单独的⑨)机器人表现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人性(潜在表达)约束、推动之下的人组成的群体世界,其面目更是混沌不堪。(“人的自然属性”显性化之前,)混沌的人类世界之中可理解性与真实性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在这样的条件下若是追求人为的“秩序”,只会为无尽的灾难埋下隐患。

找到(对应着双重线索的)“人的自然属性”所具有的简单意义:追根溯源到最底部的“共同语言”,人性的万千表现就有了统一的基础;回归到以人性为尺度的价值判断上来,方能形成广泛、恒久的共鸣。

知道人性表现的发生路径之后,主动改善、脱离激发人性负面表达的环境,追求个人的幸福、智慧,接受“偏见”、人与人之间“主从地位”等的天然存在和人类对此天然适应的事实,防范偏见引发严重恶果,实现不同群体、民族间的永久和平成为可能。

“人的自然属性”,蕴含着澎湃动力,有着远超人们所能理解的积极前景,对个人有着全面的推动力,对社会现象有着全局性的影响。

理解“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告别石器时代的无尽延伸⑩,为真正意义上主动迈出一大步作好准备的前提。

注:①简单来说,“稳定解”是有助于基因存续的固有(而非固化)的应对模式。

     ②“人的自然属性”涉及到其它新概念,因而这里未给出定义。

     ③两重线索相互交织;线索所引出的内容可以归纳总结为“人性(的形成与表达)机制”,这个机制“意外地”对人性的演化产生极具效率的加速作用。

     ④人性的一个重大功能是:以“演化环境”的稳定性,来应对自然环境的规律性变化以及有着重复性的突变。

     ⑤“自然大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远非人们所想象的样子,而是透过“演化环境”或“印迹环境”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因而(“演化环境”消失之后,)不同的人,在同一“大环境”中,反应会千差万别。

     ⑥有些现象并不被视为人性的反应,比如,(往往伴随情绪先行变化和机敏度变差的)肥胖(并非“心宽——体胖”的关系)。

     ⑦取代“演化环境”之物——“印迹环境”——不可观察;各人的“印迹环境”各不相同,却又在人性的“规制”之下不断尝试互通,一幕幕“入而难融”、“相爱相杀”就此粉墨登场。见《印迹环境——第一重盗梦空间》(拟于2月发布)

     ⑧在“印迹环境”的“控制”之下,生活经验只能在有限程度内间接影响到“各异性”。

     ⑨可以近似理解为尚未发生现象间的干扰。

     ⑩见《石器时代的到来与人性表达的失序》(6月前发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