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装逼犯

@gongfeihn

人性领域的哲学绝境(二)

虽然哲学涉猎最为广泛的是人类世界,其声名良好的一面却是物质世界赋予的。在有关人类的问题上,哲学的用语尽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混乱的局面,却将自身摘除到了真实的人类世界之外;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成为主要基于理念而非基于丰富(且显得混乱不堪的)事实的学科。

人性领域的哲学绝境(一)

科学的困局构不成对哲学寄以希冀的理由;在人性问题上,哲学自身的特点让它一头扎进了死胡同,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哲学的一个隐形工具是思考,一个外部工具是语言;于是它无法绕过两个问题: 一是思考的载体;哲学凭空创造了一个“自由意志”或类似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否定了“自然属性”对人全面...

科学的短板

有了显微镜,微观世界才被世人得知;有了望远镜,人类才开始真正理解天体运行规律。科学大体在看得见、规律性、结构化、可被公式化的领域中得以一展所长,在“视线”范围之外,只能“磕磕绊绊”地“小碎步”前行;即便在物理领域,数学这一(或可称得上是)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细小分支也只是工具而不能充当“引路人”。

现象世界的迷雾

人性表现(所对应的结果)原本也有其整体性,却在不属于它的“复杂”①、不稳定又支离破碎的“新环境”里被“炸裂”成一个个孤立的现象。然而,无数人“意识”的“全力”投入,数以万年计的碰撞、变化、交换、“进化”、筛选和积淀,伴随着“双重环境”的不断变化,孤立的现象在“意识”的层面上有了...

意识特点之上的正反馈通道

在石器时代之前的“双重环境”中,个体(对基因而言)的具体功能主要由其“前级代理人”(更为高效、系统、连贯地)直接实现,“意识”这个“后级代理人”的地位只是“修补匠”,①“意识”以割裂的方式参与构建的人类世界,是用“碎片”妆点起来的世界。“意识”及其调用的“思维”,其优势局限在(...

意识的盲区

“意识”天然、广泛的“盲区”,使得人们的注意力顽固地停留在现象层面。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通过(替代了原本真实存在的“演化环境”的)“印迹环境”方能充分作用于人,“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也隔着天然的信息屏障。在“人性机制”之内,“意识”只能是基因的“后级代理人”①;(无法感知到“前级...

印迹环境——第一重盗梦空间

它,是人人皆在夺取,皆在追寻,却不知预取欲觅究竟为何之物。① 它,隐而不现又无所不在;它,是基因的“前级代理人”忠实地实现基因所赋予使命的一环;它,是过去真实存在过的“本体”——“演化环境”——(在“精神世界”中的)的残余,是“演化环境”消失后,“前级代理人”受外部干扰“侵...

未来篇

人性无论看起来多么“扭曲”,都是合理(“人性机制”推动而成的潜在)表达所致。① 对“人性”与“人性机制”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解决专属人类的问题,还能帮助个人寻回人性意义上的美好,回归应有的优雅、从容与不羁,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被现象的“泥沼”“吞噬”。

现状篇

化石能对生物能的替代之下,农产品生产力有了数十倍的提升。节育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海洋的深度开发,使人们不再被动陷入对有限资源的生死相争之中。物质领域持续进步之下,多数人依旧难有持续的幸福感,不少人看似主动步入困境,并顽固地停留其间。科学与技术主导的大背景中,人们在脑力的使用上有了...

过去篇

世事变迁,令人性的表达失去与之匹配的舞台,进而在表现上失去应有的“秩序”与“合理性”;形成人性的线索,哪怕只是人性表现原本的样子,未曾有“只言片语”被“收录”于历史或遗迹中。① 一直以来,人性表现背后的推动路径隐身于“黑盒”之中,对人性的解读,只能止步于零散的现象层面。

自然属性与人

自然属性是人类无法修改、不能干扰、传承不息的“共同语言”。

什么是人的自然属性(原名:开篇)

“人的自然属性”有着通常不为人感知的潜在表达,这样的表达遵循一个唯一的机制——“人(的自然属)性(的形成与表达)机制”;在这个机制之下,(对应着触发条件、信息的)“人的自然属性”(简称为“人性”或“自然属性”)的表达丰富、多变且(触发条件、信息与人性表达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高度稳定。

人的自然属性——触手可及的大海星辰

大海,渺渺无边;星辰,遥不可及。人性,其边界不曾被框定,内核亦未受触碰,恰如大海与星辰。找不出明确的方向,脱不开感官经验的局限;在可以作出客观又符合普遍事实的定义之前,无论宣称发现了人性的本质也好,破解了人性的密码也罢,对于人性的理解,只能流于表面。

重新发布说明

以“人的自然属性”重新命名“人性”,将“自然关系”区分为“自然关系”与“类自然关系”,涉及其它少量改动,故隐藏原文后重新发布。原《开篇》改名为《什么是人的自然属性》,其余文章沿用原名。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