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德 | Fred Jame
傅瑞德 | Fred Jame

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數位化媒體之前的數位化思維

很多媒體在做數位化轉型。原本有紙本的媒體通常轉型會比較困難、遭遇的內部衝突也比較多;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但既然要數位化,就必須從選材、流程、時間控管上徹底改造,而不只是「數位化的紙本」,無論是成品或是思維。
本文原載於《F大叔的日常通信》電子報,歡迎訂閱

昨晚與四位朋友家宴,五個人中有四個是前紙本雜誌總編輯,對數位版也有涉獵;一位沒有擔任過總編輯,但在行政上曾經擔任過總編輯的上司。

我自己過去其實花在數位版上的時間(大約20年),比做紙本的時間還長(不含學生時代7年);總編輯之外也當過上司(社長/出版總監),所以談雜誌數位化應該還不算太過外行才對。

在這場「總編輯宴」上聊了不少業界傳(八)聞(掛),也聊到了某家紙本財經雜誌的數位化歷程。

這家的數位化在技術上和思考上都做得不錯,文章品質也有;但網路聲量並不大、實質收益也有限。依照我的想法,這是因為:

1. 做的事情沒有抓到「數位化」這件事的目標客層:

大約50歲以上的原有紙本讀者,不是數位版的目標讀者;而30歲以下的社會新鮮人,原本就不是它內容的目標讀者。

2. 如果30-50歲的人屬於「數位版的目標讀者」這一點成立:

目前的題材選擇、企劃方式、以及數位化製作的型態(例如影片、文章編輯、infograph資訊圖表、延伸閱讀、線上投票之類的互動等等),都不是不好,而是看不出有針對這個族群的閱讀習慣和媒介設計。

3. 說到題材選擇:

我隨手舉的例子是「俄烏戰爭對現在、五年、十年後國際政經軍局勢的影響」。像是Financial Times、BBC、Economist這幾家專業媒體,都有做得很好的高水準數位版分析。

但我看到的國內這家,只有外電翻譯和一些內容(我認為)輕描淡寫、時效上也有點遲的報導。可惜的是,這是我認為目標族群會有興趣、而且數位版在呈現上、時效上、讀者互動上都很好發揮的題目。

4. 編輯流程:

雖然是同樣的題目,數位版在材料的挑選、處理、呈現方式、以及刊出的時機都跟紙本不一樣;如果是同時有紙本的媒體,數位版還很容易被紙本編輯(尤其是不諳數位形式的)抱怨「都被你們登完了我要登什麼」。

如果是兩種型態都懂的主編,應該就會知道怎麼調和兩者、各展所長;這不僅需要瞭解這兩種媒體型態的本質,更需要瞭解材料和時程的差異、以及對技術需求的基本認知(例如「這個互動功能需求是否合理、多久可以上線測試等等)。

如果主編只懂其中一種、也不知道怎麼協調,就比較容易遭遇衝突。

「要數位化內容,必須先數位化編輯部的人、組織、流程。」

是我近十年前在教新一代編輯的時候,就很努力想傳達給他們的觀念(如圖,出自我從前在某大學開的數位編輯課程簡報)。

5. 時間掌握:

數位版有很多紙本沒有的功能可以做,而且很容易實驗;所以有效率的數位媒體編輯部,決策速度都應該要很快。

紙本因為實體限制的關係,月刊(其實包括一些週刊)的決策時間往往是以「月」為單位,而數位版則是可以用「天」、甚至「小時」為單位的。

如果把數位版的決策時間,因為公司制度、技術不足、或是「配合紙本週期」之類的理由,做成還是以「月」為單位,那就太沒有彈性了;然而,這還是目前普遍的狀況。

我從前的公司,這類決策就是以「小時」為單位(也可能是半小時,因為我主持的會議是15分鐘算一節),功能實作所需的時間多數不超過一個工作週,所以新增和更新的速度都很快。

不過這都是白頭宮女閒磕牙了。他們既然做了,當然就希望他們成功,阿北的馬後砲聽聽就好。

同場加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