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隆
夏隆

我喜歡喝著咖啡、啃一塊麵包、在山林裡閒晃

《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

(编辑过)
簡短速摘,談不上心得,以下有雷。

我對類似的書名沒有抵抗力,對《成為我自己》、對孤獨的探索之類的書充滿好奇。

剛開始,我選擇忽略「存在心理治療」之類的名詞,就把他當作回憶錄來看也頗有意思。這本回憶錄相當有份量,調性多變,所以我閱讀的速度也忽快忽慢。

從第三十九頁開始,就能充分感受到歐文亞敏感脆弱的性格。起初他的寫法相當隨意,穿插著個案的相處以及自己的家族回憶。當然,這可能是因為他已年過八十,對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記憶只留下幾個重要關鍵事件;他的回憶非常坦誠,包含憤恨、追悔與傷心,他療癒自己的方法是:進入一個幻想情境,幻想自己是現在的「亞隆醫師」,和過去、年少的自己對話,重新梳理那些他年少時沒能解決的問題或感情。

後來,在他進入了醫學院之後,撰寫回憶錄的口吻變得比較典型一點,敘述他受到太太的影響,讀了卡夫卡、卡謬、沙特以及梅洛龐蒂,並隨即碰觸到羅洛梅以及存在主義心理治療。有一些自陳很有趣,他說:「精神醫學讓他貼近他喜愛的作家」,再來,則是「一個人一生做過最美妙的事,就是寫一部動人的小說。」這兩個句子宣示了之後他職涯傾向的發展,從哲學轉向文學,並且將心理治療融入小說。

剛開始,我感興趣的是他對團體治療的描述,他斷斷續續地從不同面向描述他如何觀察、參與、帶領團體治療,並且融入他的個人特色以及反省;之後,則是看他如何結交學界朋友、涉足不同治療分析的領域,這部分就當作軼事閱讀,例如《活出意義來》的作者維克多法蘭克,歐文亞隆見過他幾次面,並且對他有所褒貶;在這段時期,他寫了教科書之後想要投入小說創作等等。讀到這邊我覺得有點昏昏欲睡,的確像是講古一樣的回憶錄,幸好後來提到旁聽現象學、存在主義,修海德格、齊克果和尼采,我才漸漸提起精神來。

對於心理治療,他逐漸發展自己的框架,朝尼采、沙特、卡謬、叔本華前進....,選擇繞過萊布尼茲、胡塞爾跟齊克果。讀者如我在看書時覺得他的行文很快,但實際上每一個想法都醞釀了很久才自圓其說,逐漸自成一家。談文學的地方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即使他提到的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昆德拉、赫塞,我只對杜斯妥也夫斯基跟赫塞有感,昆德拉跟托爾斯泰都還好而已。他如此闡述:這些作家寫作的主題觸及到存在的範疇,讓他開始發展出一個想法,就是把存在文學的理念帶入心理治療。我忽然發現,我的某位朋友的閱讀路徑倒是跟他的很相近。我猜想:多半是思考同樣問題的人都有相似的閱讀路徑。

後來,他投入了談論死亡的團體治療,也就是聚集癌症病人的團體治療;他提倡的許多方式對個案造成了好的影響,只是也讓他自己在這段期間造成了很強烈的死亡焦慮。他最後寫出了《存在心理治療》這本書,用來處理死亡、孤獨、意義和自由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都是我一直都很在乎的,也是我透過寫作想要去消化的。(雖然,說破了感覺就不對了。)

當然,西方存在哲學走了一遭之後,通常都會有興趣的東方哲學繞一繞,他參加了葛印卡的內觀,體會了什麼是靜坐以及觀呼吸。但他也坦白自己跟東方哲學並不太相契,算是走馬看花一番,回到現實的人生繼續努力。後面的篇幅,則是他自述怎麼寫尼采、叔本華、史賓諾沙有關的小說創作自述;這邊我就當他是自己的著作導讀來看了。

-
「從外表看,我一切順利,娶了心愛的女人,進了醫學院,在各方面都表現傑出。但在內心深處,我卻從來不曾安頓過,總是缺乏自信,始終不瞭解自己焦慮的本源。我隱隱約約感覺到,童年傷我甚深,覺得沒有歸屬,相較於別人,自己既沒有價值,也不值得受人看重。...但如今,平和安詳,回顧這趟旅行,樂此不疲。」如果把這一段自述,和本書接近尾聲的段落一起回看,可以看得出他的矛盾——事實上,如果以世俗的尺度來橫量,他有個相當圓滿的人生,他也很感恩。我覺得這種矛盾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知足,同時也充滿焦慮。
我渴望陪伴,同時也渴望孤獨。
我對死亡充滿好奇,同時也畏懼死亡。
我跟大自然同在,同時也是獨立的。
我不是我自己,同時我就是我自己。

看完這本回憶錄,只能說歐文亞隆太會取書名,沒有談很多我感興趣的那些問題。還是喜歡 Carl Rogers 的《成為一個人》。也對他太太的著作感到很好奇。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