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媽媽
佛系媽媽

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創傷,深受感動,最後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同感心vs同理心

去年年初,我跟媽媽去台灣為剛去世的外婆參加幾場法會,也順道帶8歲的家姐和5歲的細佬遊玩。大約10天的行程中,除了有4天要參加法會外,其餘時間都是帶小孩遊玩。

雖然在出發前我已經再三跟孩子說明過程會有很沉悶的法會,但到法會當天,孩子仍是悶得不斷喧鬧或抱怨。我一邊參加法會,一邊要控制孩子玩耍的聲量,一邊又要照顧他們肚餓和如廁的需要,還要聽著他們抱怨,不斷問到底何時才可離開。

好不容易捱到法會完結,但由於太多人同時離開,導致我們等了大半小時仍叫不到車回酒店。在等車的同時,家姐又不斷抱怨,說早知道就不來台灣了。

我對家姐說:「我也知道你很悶,但我一早已跟你說明了會是這樣,我也沒辦法呀。」
家姐聽後無動於衷,繼續抱怨。
我已經表示理解家姐感受了,這不是 empathy 同理心嗎?
為何家姐一點都沒有被安撫到?

坊間的「同理心」只是 I know,我頭腦上理解你這個感覺,但內心我仍是在想要改變你的感覺或行為。

而真正的 empathy 其實不是靠頭腦去理解,而是要用內心去感受和關心的。除了 I know,還有 I feel 和 I care,這才是真正的「同感心」,感你所感,憂你所憂。

我之前對家姐說的話,只有 I know,我理解她很悶和不滿,但內心我是想她不要再抱怨。

我嘗試代入家姐的角式,感受她的心情,然後對她說:「這幾天你辛苦了, 要陪我們去參加法會,對你來說真的很悶啊。」

家姐聽到後,停了一會,然後對我說:「這幾天你也辛苦了,又要帶我們去玩,又要叫車。」
那一刻我很感動,攬著家姐多謝她。

我之前只是敷衍地「同理」她,沒有感同身受她的不滿和關心她的付出,所以無法跟她連結。而當我真正「同感」她時,她感覺到連結,也能感同身受我的辛勞,同感心和愛便能在我們之間流動了

當你真正同感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很體會到對方的痛苦,明白對方為甚麼會有現時的行為。你的著眼點不會再停留在對方行為上的對與錯,而是會想去減輕對方的痛苦。當我們能同感孩子,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困難和需要時,同感心便在流動了。而親厚的親子關係,會令孩子成長,自然地減少令人不舒服的行為。

真正能令人成長的,從來都是愛,而不是單向的教誨和規範。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