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液態現代性》| 一切穩固的事物終將瓦解

社會學家包曼提到後現代的社會走向,幾乎是以「液態」的方式呈現;如同共產黨宣言提到的,一切穩固的事物終將煙消雲散。
來源:The Gryphon

資訊流(Information Stream)事實上並不是包曼提出的,而是科技文化領域的學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他的一本探討科技未來走向的書《必然》(The Inevitable,當中提到未來的資訊必然以「流動」(floating)的方式呈現,非常類似包曼提到的「液態」。

我將人類吸收資訊的方式用媒介的角度來解構成四階段

  1. 閱讀
  2. 收聽
  3. 觀看
  4. 瀏覽

從這四階段可以發現,吸收資訊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快(製造資訊的方式也在變多),同時觀看的媒介也在改變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




  • 閱讀

這是在印刷興起時的行為,那時候資訊的載體是文本,確切的說,是「紙張」;閱讀本身講求的是慢速的吸收資訊,由左到右,由上至下。透過系統性的閱讀結構文本(context)人們可以一覽無遺地吸收文本的資訊;這時候的資訊仍然是穩固、可保存,因為這些資訊就存放在書本裡,隨時回來看它們都會在。

這樣的行為一直到了19世紀的發明 — 電報,閱讀這樣的慢速行為開始逐漸崩解。即使跟當代的報紙相比,電報所涵蓋的內容輕薄、短少,因為電報發明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承載資訊以供閱讀,而是為了可以快速傳遞將資訊傳播到遠方。電報的工作相當於古代的傳令兵,只不過是跑得接近光速的傳令兵;你不會希望傳令兵跟你長篇大論,因為傳令兵本身該傳達的就是重點,因此電報本身的工作也是傳達重點的媒介。

  • 收聽

到了20世紀初,聲音開始有了新的媒介可以承載,也就是無線電。以相同的資訊含量來說,聲音傳播可以比文字傳播更為快速,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常常聽到類似的對話「用打的不如用說的」,顯示我們對於資訊的快速獲取仍偏好聲音。事實上,這在軍事上的應用尤其明顯,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幾乎已經沒什麼人在用電報了,立即的傳訊設備都是用無線電。

關於無線電,有個趣聞可以跟大家分享,早期無線電應用於社會上時,那時候的美國國家電訊公司National Electric Signaling Company (NESCO),以「Wireless Telegraph System」的名稱公諸於世(無線電報系統。事實上電報的命名概念也很類似 ,電報的原文“telegraph” 的原意是「遠播的文字」);一直到了約莫1930年代,無線電被廣泛運用在娛樂節目,那時候才被正式定名為「Radio」。

1904年的報紙廣告(來源:維基百科)
  • 觀看

40年代左右,二戰的爆發使得剛發展起來的電視的發展停滯了10年。戰爭結束後,電視工業又蓬勃發展起來,電視也迅速流行起來。這時候的圖像化界面讓人們感到新奇,商家也在嘗試把所有東西都搬到電視上;電視主播從這時開始出現,至此,也開始越來越多評論家開始批評電視所造成的「資訊娛樂化」。

在以往的閱讀、收聽年代,人們需要主動吸收資訊,加拿大傳播理論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稱這樣的媒介為「冷媒介」;然而,到了眼球時代的黃金媒介,電視,人們吸收資訊的方式開始被反轉,開始朝向泛娛樂化的內容播報。麥克魯漢稱電視是典型的「熱媒介」,意旨,當我們用這些媒介吸收資訊時,並非是主動涉入,而是被動吸收。在電視上的新聞,通通都是由主播來界定,甚至主播會說

我們休息一下,廣告後回來繼續收看...

我們只能被動地被主播「餵食」資訊,看了太久還會被電視台切掉畫面;事實上,正因為後面還有很多新聞要餵給你,所以才不能讓觀眾慢慢品嘗,所有的資訊只能讓觀眾淺嚐則止,不會有久留的機會。

  • 瀏覽

到了數位時代,更快吸收資訊的方式出現了—瀏覽。比起觀看的淺嚐則止,瀏覽的行為可以說是蜻蜓點水,甚至連碰都沒有。網頁的建立,讓人們以「滾動」的方式在吸收資訊。

同樣是文字,放在紙本跟放在網頁會有甚麼不一樣嗎?

如同閱讀時代所強調的,慢速的閱讀行為是為了獲取系統性的資訊,甚至連閱讀的方式也為我們打造了推論的基礎(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以一種「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慢慢讓作者帶著我們進到作者的推論。如果說書本是文字的載體,那麼螢幕的出現就是取代書本成為新的文字媒介載體。透過電腦螢幕顯示的線上文字,表面上看來可能與一頁紙本文字相去不遠;但是,在網路文件裡捲動和點擊滑鼠牽涉到身體動作和感官刺激,和拿起書本或雜誌來翻閱相差甚多。

網頁講求的不是閱讀,而是連結

從紙本跨界到螢幕,改變的不只是我們吸收資訊的方式,還會改變我們對其的注意力和沉浸其中的深度。在網頁或是電子書上,這一系列的文字變成了「超文本」(hypertext),一個個隱藏在文字底下的網址等著我們去點開。我們經常在閱讀到一半時點開了超文本,帶領我們到另一個領域,在探索的過程時又被超文本打斷。

智慧型手機發明之後,「滑」(phub)更是加劇了瀏覽行為的蜻蜓點水,在路上、公車上、捷運上低頭的人們,手指游移的速度,快到眼睛幾乎跟不上;許多的資訊、內容,都是滑過頭了才繼續滑回來看。這時候的資訊已經變成是一股洪流,為了追趕上這一股洪流,我們以快速滑動的方式緊追在後。


凱文.凱利的資訊流動說應證了包曼的「液態」觀點,資訊不再是像過往穩定、沉靜的保存在那,反而是以碎片化的樣態在眼前飛逝而過、以液態的方式在各個平台間流動,摸不著邊際也看不到盡頭,每一段資訊只被給予極短的存在時間。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如果他能活在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大概會說:

「在未來,每段資訊都能曝光 1.5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