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
萬千

寫作者

吵架,我的亲密关系恐怖片

《坠落的审判》观后感

1

吵架,我的亲密关系恐怖片。

2

审判次之。在看《博很恐惧》的时候,我就说最后那幕终极审判的场景拍出了我的恐惧。

3

可能出于一种极其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比如,对女作家长相的好感,我观影全程都没有怀疑这会是一个女人杀死丈夫的故事,而更愿意相信一定有更匪夷所思的可能,那种天花乱坠的意外坠楼理由。好在最后哪怕庭审公布了结果,但实际上电影的世界里也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所谓确凿的真相。最后几分钟主人公们都在家里的镜头,我还担心导演不会要拍一个故弄玄虚的微笑或者给出一个新的反转情节吧?那就是《看不见的客人》了。还好,没有。

这是我觉得这个片子做得非常出色而且贯彻了“审判”深层精神的地方。就像分享吵架录音的最后一段,画面从客厅切回到庭审现场,让观众只能听到身体碰撞、摔碎杯子的声音,而无法真正知道导演所设定的情景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处理方法就很好。

隔天我听播客《疲惫娇娃》聊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言之凿凿地说电影是想讲一个犯了罪的女人如何利用小说家的身份为自己脱罪。的确是有这种可能。但我也是完全坚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一面。一点也没有想更改。播客里讲到一点,很打动我,说就算女作家没有真的杀死丈夫,但是在亲密关系里她的确忽略了丈夫那一刻的情感求助,没有去承担这份隐含的责任,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方的自杀,所以她也得承担这一年多时间里的审判,甚至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压力将一直如影随形,并不会随着结案而消失。

播客里说了一句话:live with consequence.

4

关于影片里谈到的写作伦理,令我稍微想起了几年前对“肾、小说家和女作家之战”的讨论,我是赞同“无论如何,写”的那一方。

我有一种感觉,当人们不齿把把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经验融入小说的这种创作方法时,他们都太小瞧写作这件事情了,以为一个作者只要经历过就能写出来,而没写出来的人只是主动选择没这么做罢了。当然不是了。这在电影里也有一个很好的回应,关于剽窃,女作家说不要以为拥有素材就完成写作了(大意)。而且这么说的人,往往没看到当一个人把自己生活的真实经验写入书中,她本人所要面对的难以想象的“审视”压力,哪怕这种压力只在假象中仍是巨大的,并非所有人都有勇气面对的,就像电影中的丈夫。

另一方面,没有人能完成完全分开文本里的世界和经验上的世界。

看电影前刚好和朋友聊起来,她问我文本上的爱和经验上的爱,更想要哪一个。

我说我其实分不清,都想要。

她用约翰·列侬的儿子来举例,列侬留给儿子的也只有文本了。这么一对比,我明白了,文本上的爱也是爱,有多少父亲什么爱都没有给孩子。但她还是坚持说文本上的爱对她而言都是投射,是对方的自我感动。她更看重经验上的爱,比如理解、支持、鼓励,或者偶尔能和她一起换换灯泡、通家里的马桶。对话就到这里,没再继续了。

看完电影之后,我想如果她的问题改成问我:文本上的杀人和经验上的杀人,更想要哪一个?

那当然是文本上的了。

5

面对伤痛,相对去找到一个可以让生命往前进的方法,的确应该庆幸,每个人都拥有创作的能力。一种广义上的,而非名利上的。

而创作更本质的行为是,释放。

6

虽然我调侃自己害怕吵架,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也不想再用“回避型人格”去解释自己的许多想法和行为了。因为运用这些词语,看似是一种学习,实际上也很容易变成一个借口,停在“反思”的表面。所以还是应该多学习吵架(实际上是学习沟通这件事)。

这部电影里的吵架的确很精彩,堪称范本。吵出本质,吵出风采。和我一起观影的小王说他们两人的这场对话相当于六次心理咨询了。的确如此。

7

最后,小镇上一定有个手艺很好的理发师,电影里每个人的短发都很好看。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