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米线
番茄米线

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Medium英文号:Tomato Ricenoodles

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19: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视野下人是动物、人是人,有七情六欲会犯错有私心,即高尚又卑鄙

1、动物性、工具性与主体性

关于这几个概念,我认为有必要再解释地更透彻一些。

在假集体中,因为每个人的利益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迎合自己的利益,

迎合自己利益的那部分行为就是工具性,

就是说别人成了那个人获取自己利益的工具。

而别人剩下的无法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部分就被称为动物性。

所以动物性和工具性的范畴并不是定死的,而是随着主体利益的变化而变化。

客体符合主体的部分越多,其工具性就越多,相对地其动物性就越少。

也就是说,工具性/动物性的概念,至少需要主体和客体两个人才能应用。

而主体性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然的主体。

工具性和动物性都属于客体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只是被异化了的动物性,

当工具性全部消除、动物性占据全部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拥有了主体性,

因为此时相当于是把这个客体从主体的压迫中解放了出来,

使该客体重新变回主体——也就是他的自然状态。

2、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水岭其实就在于,

集体主义视野下人只是工具,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有差异、会犯错、有不同思想的动物。

而个人主义视野下人是动物、人是人,有七情六欲会犯错有私心,即高尚又卑鄙。

集体主义是不承认人动物性的一面的,而只认可人工具性的一面。

比如你总不会想用温度计测体温的时候温度计说谎吧,所以主流文化就要求人时刻都要诚实。

比如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把卫星送到指定高度后就会丢弃助推火箭。

集体主义视野下的人就如同这个助推火箭,关键是助推火箭能否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并不考虑工具本身的感受(用完后被废弃)。

集体主义总绕不开一个手段,那就是统一思想。

比如很多媒体就喜欢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只要想让群体中的个体一起朝同一个目标努力,统一思想是必须的。不管是一起去打猎或者一起去抢劫,集体都必须统一个体的思想。

不然要如何心往一处想,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力往一处使?

只不过集体主义要求个体无条件的牺牲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生命来实现集体的目标,

而个人主义讲究是一种等价交换,一种赎买。

我们以中美文化差异为例做个对比。

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传达出来的精神就是个人主义的,瑞恩的几个兄弟都为国战死了,羊毛不能只逮着一只羊薅,损失也是需要分担的,所以派人去救瑞恩。

在中国故事就会变成《忠烈杨家将》,瑞恩他娘7个儿子全部为国捐躯,然后得了个满门忠烈的成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个体为集体无条件无偿牺牲在集体主义视角下那不是应该的嘛。

当然了,当下中国处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文化的转变,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以及消费主义天然只能是个人主义的。

这是中国当初选择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正如我在上篇《消费主义》中所说:

集体主义需要尽可能的缩小人的个性,增加人的共性。消费主义需要尽可能缩小人的共性,增大人的个性。

集体主义视角下人既然是工具,那自然工具是没有自己的权益的。

就像你用扳手拧螺丝当然不会征求也不会在意扳手乐不乐意。即工具要无条件满足/配合对工具拥有支配权限的操作者。

所以集体主义视角下个人需要无条件牺牲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去满足集体的利益,而你什么也得不到,你也不应该去要求什么,无条件牺牲是一个工具的本分。

也就是说工具和工具的操作者权益是不对等的,或者说根本没有权益一说。

比如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中国的孝道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舜的老爹要杀舜几次都没得手,舜还是一样的孝顺自己老爹。

虽然此事真假不知,不过古代就是推崇这种精神,以舜的故事作为范本,要求所有人学习。

这实际也是道德的本质。我在《论道德》中会详说。

所以这也是中国现在兴起的很多思想,如对孝道的反思、做自己、发疯等的根源

而个人主义讲究是权利义务对等,也即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一个平等的交换关系。

集体不能无偿的使唤个体,或者无偿的占有个体的私有财产。进而扩展出集体也需要尊重个体的尊严等等。

比如某银行要求实习生喝酒,实习生不愿喝被领导叼难了一顿。

领导显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人,领导代表的是集体,领导也常以集体的名义去命令下头的人做事,而你居然敢不听?所以油腻领导非常愤怒,因为个体在之前是需要无条件的服从和付出的。

如果此领导内心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能意识得到个体没有无条件服从集体的义务,也就有权力拒绝他不认可的要求。这可能是现在职场上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本原因。

新生代内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必然需要消解权威的价值权威的正确性,

这是因为正如我在《集体主义的起源》中所说,集体主义是建立在假集体之上的,假集体要求其成员不能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且假集体需要权威来维持存在(见《社会制度发展史》),

而个人主义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

个人主义下的客体拒绝再为主体贡献其工具性,转而要求扩大自己的动物性。

这就使得占据集体中主体地位的威权必然会受到威胁。这也是阶级斗争的原动力。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疫情期间,欧洲和美国民众并不太理会政府的要求佩戴口罩或者隔离什么的。

因为在个人主义价值体系下权威天然就不够权威。

集体主义的权威为了维持集体的共性,会把主流树立为对的,而除了主流(即最大共性)之外的东西都是错的。

这是为了塑造一种氛围,让那些不遵从主流的人承受被集体排斥的压力。

比如我刚出国第一年的时候,我就看不惯有的女生在脖子上围个项圈,因为在国内这是妥妥的奇装异服。

而我当时就对她展开了批判。其实背后的心理是我害怕自己被集体排斥,所以我要通过批判非主流来“排他存我”(见《我们与他们1:强者与弱者互相依存》)

我推测以前的人这么排斥非主流也是一样的缘故。

而其物质基础也很好理解,害怕被集体排斥,自然是因为要依靠集体存活。

现在之所以很多人搞非主流,就是因为他们不用靠集体能活了呗,正如我在《个人主义的起源》中所说。

所以集体主义的核心就在于话语权在集体(权威)手上,个人在理念上与集体是不平等的,集体主义倾向于把个人的选择范围压缩到最小(如果能做到最好是没有任何个性而只有共性)。

比如朝鲜现在规定男人必须和金将军的发型一致,女人必须和金将军的老婆李雪主的发型一致,少数职业可以例外。

又比如大多数人如果喜欢喝白酒喜欢酒桌上划拳,你也得喜欢,你不喜欢是你的不对,是你有问题,别人都喜欢茅台你凭什么不喜欢?你说你喜欢葡萄酒?你个小资产阶级心态,这就是集体主义。

所以在个人主义蓬勃发展的今天,尤其是西方,现在的媒体就得承认每个人有自定义标准的资格和能力,而集体主义中个体是没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的,一个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也不承认你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

维密秀为啥办不下去了?因为现在理念不一样了,其他卖内衣的商家反其道而行之,弄一些身材比较壮硕的模特,广告词写上“你认为的美才是美”。而维密大秀间接传达的价值观却是:“维密天使那样身材的女人才是美”。

女性内衣由钢圈为主流过渡到今天的无钢圈为主流,就是消费主义在鼓励消费者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志,而不是他人(群体的意见)。

个人主义会尽可能的缩小社会共识,把不威胁到公共合作底线的事物的评价标准全部转换成只有差异而没有对错

比如大家要不要穿校服,要不要衣着统一,男女学生是否要按照学校的标准确定发型。这个问题在东亚很多学校就是对错的问题,你不穿就是不对,就要受罚。

而在欧美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校服这个东西,你爱穿啥穿啥。

因为个人主义认为只要你做的事不打扰到别人,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你为你自己的事负责。

参考资料

怎样理解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果冻大帝的回答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