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This tag has no manager currently
6 are following
8 articles

短篇|個人主義

寫作之貓

奇怪的隊友

個人主義是人性的泯滅,還是我們的自我實現

時間一直在流逝

印象裡面,個人主義以美國為首,在歐美個人主義比較興盛,相較之下,亞洲這片區域就比較集體主義一點。常聽到有人批評個人主義的過度高舉,因為其與自我中心的連結。

致鬥長命的我們——讀《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9樓C室

個體暴露在周遭環境裡,被包曼所指對不確定性的恐懼(Fear of uncertainty)衝擊下,取而代之的不是我們更大膽或更大愛,反而是傳統保守主義借屍還魂、陰霾不散,甚至催生擁抱極權的民粹主義,直接加速爭取民主的社會運動的消亡。

《咒術迴戰》命名的考察

Alex So

從觀察《咒術迴戰》以及主角虎杖悠仁的命名談到個人主義。

下一位孤狼——讀《Society of Singularities》

9樓C室

社會結構的轉變促使文化面貌也面臨劇變,每個個體都面對身份認同與自我實現的危機。但個體縱使失落亦從不會坐以待斃,結果是催生出文化社群主義三五成群圍爐取暖。也只有如此定義文化身份,社群(以及其中各人)才享有其個殊性。然而當經緯分明、價值迥異的文化社群在公共領域碰撞,大家都關心社群切身利益多於公共利益,政治分歧就別指望能輕易調和理順。

左派和右派的核心差別

柯痞2020

您可能用5分鐘看完本文。最近讀了一些中文學者的文章和著作,包括我很尊敬的左派前輩,比如王紹光、鄭永年(前些年被人戲稱爲海外民間政改總設計師、近年被稱爲國師那位),也有一些媒體曝光率較高的年輕學者如方可成、陳純(算左派?)。當然我更欣賞一些右派學者,如資中筠、張維迎、茅予弒、許章潤、程曉農、何清蓮、錢剛等等。

164.買車別看到特價就高潮,沒到付錢那一步都是假的

良藥苦口

為甚麼常常會不自覺的養成習慣呢?為甚麼當兵退伍後還會起床折棉被,就算沒有外在壓力(榮譽假)也會持續做呢?因為你的習慣長腳了,把支撐(外在壓力)拿走,依然屹立不搖。小心這可是會被有心人士拿來利用,特別是汽車經銷商,他們使用的這個伎倆叫做"拋低球" 他們首先向客戶提出相當優惠價格,事...

自由社會的危機是怎樣形成的?——讀《The Free Society in Crisis: A History of Our Times》

9樓C室

Caption from Amazon書名︰The Free Society in Crisis: A History of Our Times作者︰David Selbourne出版︰Prometheus Books (New York, USA)版次︰2019年2月IS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