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米线
番茄米线

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Medium英文号:Tomato Ricenoodles

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10:学校系统

​​​我不想要一个思想者的民族,我想要一个堆满工人的国家

1、公共服务系统

在《自由奴隶》一篇,我提到过现代的工人便宜,是因为资产阶级建立了铺设全国的基建、教育、医疗、住房和服务体系。

而我在《民族国家》中也对此进行了简略的解释。

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有能力建立起这种社会化的服务系统,还是得益于工业革命。

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全国绝大多数地区。

然后就是生产力的进步让资源足够多,多到能够社会化、市场化。

比如住房,以前就是人们自己盖房子,现在是政府与房地产商合作盖房子,人们直接去市场上买房。

房地产给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收益,也同时意味着他们应当承担起对住房的建设、维护、管理等义务。

这就是“公共”的意思,即该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

但该系统本身是资产阶级私有的,所以这些房地产商并不会从购房者的角度出发,为所有要住房的人考虑,而只会为自己的利润操心,所以才会出现天价房、烂尾房、违建房等。

或者说,投资者建设该系统本身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全社会服务,而是为了给自己赚取利润。

这也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的具体体现。

2、学校的建立

学校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教育?非也,否则学校应该去着重培养学习不好的学生,而不是把他们踢出学校。

学校的本质目的,现代教育系统的缔造者之一,约翰·D·洛克菲勒有句话说的很清楚:

​​​我不想要一个思想者的民族,我想要一个堆满工人的国家。

学校系统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出大量的技术工人。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腾飞是靠人口红利,但这个人口红利并不是说只要人够多就行。

仅仅将小孩生出来是不够的。对于社会来说,“生”不是它关心的,“养”才是。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可以参与到劳动生产中的成年人,而不是一个牙牙学语、路都走不稳的小孩。

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价值。只有当孩子作为一个合格的商品进入市场的时候,即成年了开始工作了,他们的价值才会得到承认。

反之,如果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会被认为废了。

那么,也就是说,在工作之前,孩子所做的所有事都不会被认为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些事主要包括两类:学习和非学习。

但是,学习的潜在价值普遍被认为比非学习高;或者说,在工作前,孩子所做的事中只有学习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学习就是为了赚钱嘛。

或者说,是为了赚工资:你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钱。

不过现在的劳动与农业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农业时代,主要的工作基本是纯体力的,一般就是搬砖、扛大包、种地之类很快就能学会的工作;即便是打铁、织布这类稍有技术的活儿,也可以通过父传子、母传女等的方式学会,因为需求量并不大。

但是工业时代,工人需要操作复杂的机器,在互联网时代则还要操作电脑这种更复杂的东西,这就需要对工人从小进行教育。

但如果还像古代的学徒那样,从小就进入作坊跟着大人们学习手艺,这样的效率就太低了。

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村子需要一两个铁匠,而是全球工业需要数以亿计的熟练工人。

资本家们发现,如果还是像奴隶制时代那样,一个奴隶主负责教自己的奴隶干活,那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还高,而且还是一笔纯粹的支出。

但如果在整个国家内建设起一个面对全社会的教育系统,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分工(于是有了老师这一职业),还能创造收益(学校系统本身变成产业)。

于是学校系统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青少年上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劳动力。

如果我们将人比作一件商品,那么刚出生的小孩就是原料,而家庭和学校就是加工他们的流水线,在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成为了一件合格的商品,然后被投放到市场上被消费。

如果小孩都不去上学了,那么市场会立刻出现劳动力短缺,那些电子厂、互联网公司就会因为招不到人而破产,进而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就会崩塌。

所以我们说,青少年去学校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是在维持资本主义系统的运转。

既然学校最终对接的是工厂,那么学校的教育体系就不可避免地向工厂的模式看齐。

所以除了少部分富人才上得起的私立学校,大部分给工人子女开设的学校都采用的是普鲁士制度或者泰罗制。

这两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一种只看效率与成绩、而罔顾了学生人格成长与身心健康的强权体制。

考试就是该制度的直接体现:不管你是否喜欢学习、是否从学习中得到了成长与快乐,不管给你灌输的这些东西是否是你能理解、你需要的,只要你能够在那张纸上得到一个高分,你就是好学生;你没得到高分,那你就是废物。

对于学校,我在后面还会写文章进一步分析,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是,虽然学校制度的初心是为资本家提供优质劳动力,但却也在客观上普及了知识的传播。

这打破了统治阶级垄断知识的状态,他们不得不与工人分享。

而这也使得工人变得更加先进,他们对于信息的吸收与判断能力大幅增强。比如当年列宁搞宣传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办报刊,那么这就要求工人至少得识字。

而在今天,许多发达地区的工人不再是那种文盲形象,他们很多人都至少有高中学历,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这也是工人掌握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一步。

3、学历的贬值

2024年刚开年两个多月,社会上就已经弥漫了一种绝望与焦虑的气氛。

其中最为焦虑的可能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因为以前只要是学计算机的本科生,出来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而现在别说很好的工作,都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了。

比如我就有个朋友,有超过5年的程序员工作经历,但找了一年多工作都没找到,现在在市政府里干文书工作,开始跟文科生抢工作了。

很多人就奇怪,学历这张万能的纸怎么突然不管用了?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学历的本质。

我们前面说,学校就是一个加工商品的工厂,那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就像是商品被放到了超市货架上。

那么去超市里买货的那些资本家们,当然不会试用每一件货物,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看商品上的标签,看看它能给自己创造多少剩余价值,已经用多少钱买下来合适。

这个标签就是学历。

我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赚钱,但学习本身是赚不了钱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去考取学历,你去任何一个公司应聘,面试官一定会问你的学历,因为学历就最直观地体现了你可以为资本创造多少价值。

这也是学历崇拜/歧视文化的经济基础。

而为了获取学历,青少年们就必须去学校。

在学校里,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这个技术就是他们的劳动力的附加价值,其技术越复杂、越稀缺、市场需求越大,那么附加价值就越高,能够得到的工资也就越多。

比如程序员,编程技术很复杂,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掌握这门技术的人非常少,但是互联网产业对该技术的需求量又很大,所以计算机专业在互联网行业刚兴起的一段时间里吃香是必然的。

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知识能改变命运。

这其实也是对于底层人来说,学校系统存在的合法性根源。

我上学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但如果我上学得不到高工资,甚至和没去上学的人干一样的工作,那我上学干嘛?

所以现在发达国家很多人就不去上综合性大学了,反正当个技术工人赚的也不少。

因为学历贬值了。

我们前面说过,学历对应的是一门技术的稀缺程度,那么当该技术不再稀缺、学的人越来越多时,该技术必然会贬值,而其对应的学历也如此。

就比如程序员,大家看到程序员工资高,结果都跑去学计算机,结果造成劳动力市场饱和甚至过剩,程序员整体薪资就会往下掉。

这就是为啥很多地方的程序员一到35岁就失业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人太多了,每年都有刚毕业的20来岁的计算机学生,这些人比那些老员工更能吃苦、薪资更低。

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去上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最终的结果就是,学历会不断贬值。

比如在中国,80年代有个大学生那都很厉害了,90年代有个本科证书那不得了,00年代就至少得是985、211了,再后来到现在本科生都不值钱了、大家都跑去考研。

再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等,高学历人才跑去干体力工作的比比皆是。有个笑话是这么讲的,你去蒙特利尔打个出租车,司机都可能是大学教授。

因为有学历的人的数量一直在增长,但是高薪岗位就那么多;而且那些低端体力劳动还必须有人去做,那没办法了,只能你们大学生去做了,反正高贵的资本家是不会去做的。

看似资本家赢麻了,但实际上资本家给自己埋了颗大雷。

乾隆当年说,科举的目的是“牢笼志士”:

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

从古至今,统治者们最担心的都是知识分子参与造反,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底层劳动者需要知识分子的领导才能成事。

所以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来把知识分子和体力劳动者分化开来。

甚至创造了“中产阶级”这个伪概念,就是为了分化无产阶级。

但如今,知识分子都跑去当工人了。

根本用不着知识分子来领导工人,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工人。

4、学校消亡的必然

我们刚才提到,当今学校系统对于老百姓存在的合法性来源,就是可以帮助他们完成阶层跃迁,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到了今天阶层固化之严重,读书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

那么,上学不仅不会带来足够的回报,反而还会成为一项高额支出。

那还上个锤子学。

资产阶级创造了学校系统,却又亲自把它的合法性给挖掉了。

再加上,今天互联网革命让人们接触信息不再是一件难事,除了一些需要专业实验器材的学科,那些知识根本没必要去上学也能学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发出了“留学生经济”。

比如加拿大的大学,留学生的学费是本地生的十倍。

为啥,因为不靠留学生,这些学校的财政就得亏损。

而这并不是因为加拿大人不想上学,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上学还是亏。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真是发达,连“教育”都能生产过剩。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在教育系统中的体现:

教育和知识本身是面对公众的、是社会化的;

但是学历的颁发权、学校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教育资源和学校系统却是私有的。

所以学校俨然成为了一种资本。

这些教育资本家们,并不会为了学生的利益考虑,更不会为了什么学术精神、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福祉考虑。

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利润。

所以才会有留学生经济、才会有9年都还不完的学贷、才会有学阀。

所以,学校系统的消亡是必然的,它必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