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古典
非主流古典

國立大學音樂學碩士。在數十年寒暑聽遍了古典的重點指標作品後,披沙揀金地尋找那些主流之外的滄海遺珠。

Bruckner:第七號交響曲

(编辑过)
好吧,我承認我聽不了超長的東西;只要夠短,我就能聚焦不迷路。

經過了第六號的迷霧森林後,我原本以為第七號這個迷霧還沒結束,沒想到在第二樂章結束後,第三樂章突然變得熟悉起來:它緊湊、集中,並且平衡、對稱。(註:筆誤,我要寫的是:第五號是迷霧森林,第六號其實已經豁然開朗)

好啦,我就是這麼LOW。但是,對一個目標導向很強,喜歡歸納,尋找意義的筆者來說,過長的沈浸式體驗的確會讓我感到沮喪。是的,人生如夢,所以就沈浸在夢裏,是吧;但是,總不想被莫名奇妙地、被載到不知道什麼樣奇怪的地方賣掉😟……

就像DODOMAN最喜歡做的把對方放在某個窮鄉僻壤,然後要憑自己有限的資源回到家裏——偶爾玩一下可以,但每天都這麼搞我會發瘋。


爬梳第七號的樂評時幸運的看到有一些非曲式分析式的論述:我真的無法接受曲式分析式的樂評——即使我是一位國立大學音樂學的碩士!到底有誰要看這種樂評(大學音樂史的教授在餐敘時問我:「你會看音樂會曲析嗎?」)!


但如果不做曲析,音樂便變成一種非常主觀的精神活動。很遺憾,但也多采。但對我們這個理工電子掛帥的臺灣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悲劇。

我喜歡第三樂章的精簡與緊湊,而、第四樂章雖然不快,但卻像一篇朱自清的〈背影〉:中學作文範本。你可以聽的出清楚的段落(雖然某種程度這也意味著它不符合人類本能的流暢,像莫札特那種的),但這個樂章的分號與逗點都打得很好,使我可以免於在迷霧之中的沈浸式體驗中陷入幽閉恐懼/密集恐懼(這可能就是我學習冥想從未成功的原因🥱)

😔難過,我真的想享受在冥想之中啊~


終樂章的和聲變化非常多彩,聽覺經驗是很舒服的。

終於明白布魯克納每一個第一樂章為什麼總是令我一頭霧水,人們管它叫做「布魯克納迷霧」,我想那是布氏想起創世紀第一章那「淵面黑暗,地是空虛混沌」的景象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