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ne
Sunline

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七日書:Day5,家,沒有特別的想像!

而關於「家」帶來的歸屬感,也許在年輕時飄盪來來去去的日子練就了一種:「啊!能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地方就是家了吧!」隨遇而安的心境了吧!

我搬過數次家,在台北工作的數年。

永康街底的頂樓加蓋的木板隔間,聽得見另一個男生房裡比較大的聲響,是套房但沒有廚房,鄰靠著某個官阺,住進的那個夏天,一場颱風的大雨,在屋裡淹起了腳踝那麼高的積水,屋裡沒什麼東西,只有一張加大單人床、書桌與我的電腦,以及我寥寥可數從國中穿到二十來歲的衣物掛在那種廉價的塑膠衣櫃裡。在台北,我的住處大概就是如此,精簡到隨時都想出走!

後來住過木柵大樓裡兩房兩廳但實在不大且隔局極差的小屋裡,那時可以作飯,若是兩個人,是得面對面才能錯身而過。

恢復單身後,被一位網友的母親請託幫忙照顧來台就學的孩子,便和她一起租了一個頂樓加蓋(是水泥隔間了!)的屋子。我喜歡那個頂樓外的一大片空地,若是認真打理,大概就是偶像劇裡那些頂加的場景!從上一個屋子搬離時,搬了一堆物品回高雄,再重返台北後又像我永康街的屋裡一樣啥也沒有,比較貴重的除了我的電腦外,就是網友的母親替我們添購的電視與冰箱。但沒多久,那兒出現了偷窺狂,我便火速地搬離。

後來住過松山機場外、南京西路跟人分一個要洗澡、上廁所要進到分租的屋主的房才能解決!都沒住多久又搬往三重一間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個書桌及放衣服的鐵鉻架但有廁所的小套房!

我對「家」沒有太多可以描述或特別期待、想像的樣貌。若有比較像家的地方,也許是從小到大住的父母年輕時的房子;就連後來住了三年的永和,與女友一起住的小小兩層樓的透天厝,但裡頭全然沒有讓我有所歸屬,我比較像依附著他人借宿!倒是我非常喜歡家門的巷口直達一個滿熱鬧的菜市場,或者說這樣的一個市場,有小吃,有蔬果魚肉,有日常五金,都在在讓我有「家」或「家鄉」的感覺!

回到母親的屋裡窩在小小的房裡與家人共用空間,總是會有口角:誰收什麼誰不做什麼,誰的生活習慣礙著了誰什麼⋯⋯但總是,至少生活在一起幾十年了,多少還是能互相妥協、包容,就這樣吧!牆上留著父親在我童年離家前一起生活的痕跡,那幅心經與那幅達摩祖師的畫似乎沒有被換過位置就在那兒待了三十來年,那面大大的全身鏡,也是兒時就在的記憶,但三間房裡的地板在國中那年母親花了錢裝了木地板,做了不怎麼實用的木衣櫥,餐廳沒有餐桌了,父親替我們小時候在陽台訂製的盪秋千在十年前時為了安裝新的晾衣鋼架給拆除了!

離開父母年親時買的屋子,我搬出了家有了自己的住處,我還是不會稱它為「家」,但的確是能讓我自在地就待在那兒哪也不去地專心工作、睡覺、作飯,而那媽媽家原來的餐桌成了後來我的住處的工作桌!

有回朋友問我:「欸,你們北漂的人是不是都會想結婚成家啊?」

我說:「沒有啊!」

我好像跟很多那種小時候沒有所謂「完整的家」的孩子不太一樣!我對「家」沒有想像、沒有渴望,也沒有什麼「我一定要找個人來建立自己的家」這種期待!

我對「住處」的需求或許是這樣的:不用太大,能放下我工作所有的工具,要有廚房可以作飯、有簡單的衛浴、不要有很吵的鄰居、有一張床⋯⋯像我現在的住處差不了太多即可!

至於最需要的「景色」啊!大概是要有「光」,不能是地下室,也不能被其他樓檔住(至少不可以四面都被擋住)但問題是,媽媽家陽台的光不論拍什麼都美,就是夏季及它的前後季節的交替,總是熱得讓人開口咒罵!

而關於「家」帶來的歸屬感,也許在年輕時飄盪來來去去的日子練就了一種:「啊!能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地方就是家了吧!」隨遇而安的心境了吧!(也許這是我出門旅行上airbnb找屋也覺得住得很舒服的理由吧!)

圖:200807,學校籃框,vivitar底片機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