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sSio
AlvisSio

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歷史選了澳門,但澳門是否辜負了歷史?

不同的歷史滋養了澳門的博物館版圖,但不論是這些歷史感十足的博物館,抑或澳門在歷史洪流中的角色與位置,澳門人的取態也是︰與我何干?這種抽離和陌生,我覺得可以從我在路上的兩個事例體現……

(寫於2019年5月的短文。當時受平台「博物誌」所邀,寫「澳門與博物館」為題的文章,放在這裏,就當是止一下久久未能回澳的心癮)

談起澳門,你會想起甚麼?五光十色的賭場、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再厲害一點的大概能說出世遺景點、傳統老店,但博物館呢?抱歉,似乎從來都不在大家的想像之內。包括我。

去年開始,因為籌備「博物誌」的緣故,我將澳門所有合符博物館標準的場所認真地列出,一看,發現這不足31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城原來有30多間博物館,密度之高足以令我驚訝,但更驚訝的,是當中有近半都是我多年來從未參觀或到訪過——雖然澳門不少學校會為學生安排參觀活動、好些博物館更是定期或長期免費開放。

博物館被視而不見的景況其實有如一面鏡子,映照出澳門人與歷史的關係。

被歷史眷顧的小城

觀乎澳門的博物館,不少都與歷史有著密切關係——海事博物館、消防博物館、典當業展示館、手信博物館等,都與澳門的獨特背景或特定行業之發展有關,如海事博物館背後牽涉的是葡萄牙這個「海上霸主」、澳門作為南中國海沿岸的港口城市等背景,典當業展示館和手信博物館則分別展示了旅遊博彩的周邊行業史,而消防博物館則更直觀,就是講述澳門消防隊的歷史。

假如你覺得這些圍繞澳門本土歷史而生的博物館已經足夠精彩的話,那我要確實告訴你︰歷史對澳門的眷顧程度,絕對不只這些。

澳門的貿易港角色自1557年起確立,自此,小城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場域,也見證過不少歷史事件的發生、吸引過一些歷史人物在此留下生活的印記。就如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定居澳門,並在此行醫、辦刊物、搞革命,澳門國父紀念館和中西藥局舊址正正就是當年他作為居所和醫館的遺跡;至於位於蓮峯廟內的林則徐紀念館,就是1839年,在廣東主持嚴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林則徐與澳葡理事官會面的地方;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者之一葉挺將軍也曾與家人定居澳門,因而有了今天的葉挺將軍故居。以上所談的尚且只是與中國近代史相關的內容,而澳門作為天主教對華傳教之基地,除了遍地開放的教堂外,還有數之不盡的聖物和珍品,是以大三巴後會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和墓室、玫瑰堂之上就是聖物寶庫,還有聖若瑟修院的藏珍館、仁慈堂的博物館等,都是有力的證明。

以上這些,都顯示了澳門的幸運:這片土地竟然盛載了如此多的歷史材料,分量之重、影響之深,實屬少見;而且能避過城市發展的推土機,直接將歷史場景轉化成博物館,更是眾多因素湊合成的運氣表現。然而,歷史選了澳門,但澳門人卻不以為然。

歷史,與我何干?

不同的歷史滋養了澳門的博物館版圖,但不論是這些歷史感十足的博物館,抑或澳門在歷史洪流中的角色與位置,澳門人的取態也是︰與我何干?這種抽離和陌生,我覺得可以從我在路上的兩個事例體現。

在考察的日子裏,我習慣在前一天便規劃好翌日的路線安排,確保成效之餘,亦避開因錯過時間而吃閉門羹的機會,但變化總比計劃多,某日的行程內,我比原本規劃的時間早了完成其他館的考察,見尚有時間,就打算飛奔在當天清單中外的林則徐紀念館,眼見有的士駛來,便伸手、截停、登車,然後直接向司機說出︰「麻煩到林則徐紀念館」這話,結果,司機報以一個一籌莫展的神情,回道︰「不知道在哪,你有附近地標嗎?」我先是怔了一下,然後緩緩說︰「蓮峯廟」,司機頓時鬆一口氣,喃喃道,「真不知甚麼林則徐館,下次你再跟人說,記得講蓮峯廟,否則十個司機,十個都不會知道地點。」看著他的駕駛手法和對交通狀況的了解程度,我可以肯定司機絕對不是新入行的初哥,而他那句「十個司機有十個」,我亦相信是好心提醒,不是吹牛。另一個例子,就是我隨意抽問了身邊的年輕人,這堆八九十後當中,十有八九都不知道哪裏是聖若瑟修院,更遑論裏面放滿了與天主教傳播歷史相關的珍貴藏品;接近一半人不了解誰是鄭觀應,亦沒有到過鄭家大屋;盧家大屋的情況較好,因為身處旺區,所以近八成人知道其位置,但到過的依然人數寥寥。

以上兩個例子雖然並非經過精密的科學驗證,但其實都指向了澳門人對歷史的無感,而且是一種散見於不同世代、不同背景民眾的無感,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人覺得這問題是問題,因為長久以來,澳門歷史不但不是民眾關心的題目,亦不是公共討論中的議題,更不是教育制度中重視的方向。所以,澳門歷史教育的失落,造成了澳門人對本土歷史的長期無感,也直接間接的催生出「歷史場景博物館被冷待」的局面;歷史選擇了澳門這個場景,但澳門卻選擇了遺忘和冷淡。

博物館與城市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澳門的眾多博物館因著歷史對小城之眷顧而生,至於我們要如何報答歷史,讓更多人從博物館中知悉這些往事?這問題,值得官方部門、博物館以及民間的各位一同思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