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
小豆

會寫些閱讀的筆記、實踐、想法等,以及各種事情的想法和思考,也有在經營方格子和Dcard

《選擇經濟學》:經濟學的理財建議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理財

作者提到四個建議:一、盡可能儲蓄。二、投資指數型基金,而非個股。三、審慎借貸。四、增進理財技能

儲蓄的水位太低,會使財務狀況變得非常脆弱,例如失業、災害、健康問題等意外,就足以將人推向破產

有關指數型基金,經濟學家的真正意思是,長久下來,沒有其他投資可以給你更好的財富期望。可以在事後找出表現得比市場好、優於指數的個股或基金。但是在事情發生前,你無法確定哪一檔標的做得到

假設有個人可以預測玉米的價格,他應該很快就發財了,因此如果遇到自稱能預測這類事件的人,很可能是他們被騙了,或者是他們要騙你

將資金投入指數型基金,請記得在需要用它之前,不要去動它。如果在市場表現良好時投入,然後在市場低迷時因恐慌而拋售資產,則是賠錢的投資方法

應該投資股票還是債券?兩種標的都有指數型基金。如果你是為了長期儲蓄,投資長達十多年或更久,那麼股票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短期內的波動並不重要,反正你又不會賣出;如果你是為短期儲蓄,價格波動就很重要,你不會想要冒險在經濟低迷時中途套現,所以債券可能是比較適合你的選擇。

借貸金額不應該超過你的還款能力,需考慮可能的因素,如經濟衰退、長期疾病或殘疾等情況可能導致失去收入,以及沒有保險的天災損失造成的突然高額支出。在特定情況下借貸是否合理,主要看利率是多少。利息就是你為借錢所支付的價格

行為經濟學家洛溫斯坦,將我們從正面經驗中獲得的快樂中的一部分稱為「品味」(savouring),指的是我們期待美好事物時獲得的愉悅感。這顯示我們有理由抑制立刻滿足的衝動,將期待的事或多或少推向未來先儲蓄後消費,不僅可以節省利息,還可以讓你有所期待

理財知識財務上的成功,在大量研究中兩者有關、相輔相成。另外要注意聽到的一些投資策略故事,很多案例不具代表性,如果在故事裡出現特殊的投資策略,會提高大眾的興趣,這會讓人高估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讓人嘗試那些特殊策略而犯下大錯

⬛心得

以上的期待的概念,也讓我想到以前小時候跟親戚小孩見面的時候,當時寒暑假期待的事情比較少,跟父母一起常常很無聊,而在和親戚小孩見面之前,常常會有很多期待感,例如去想像跟他們一起聊天、玩Wii、玩大富翁之類的,而到了實際的時候,也會使得體驗過程有所提高,但也要注意期望的一體兩面,如果期望太高但現實不符合,就會產生挫折感

而上述提到一些案例,也讓我想到所謂的後見之明偏誤,要在事後找出一個人的成功原因,常常可以歸納出很多原因,但這常常都是以結果回看過程,但同樣用這個方法成功和失敗的人各有多少

例如「致富心態」書中就建議不要聚焦特定人士與個案研究,反倒應該更關注廣泛適用的模式,結果愈極端(包含億萬富豪和天價失敗個案),你就愈難將這些教訓套用在自己的人生上,而在關注投資歷史的時候,也要注意到投資歷史的侷限性,歷史可能是一道讓人誤解未來經濟與股市的指導方針,因為它並未考慮與當今世界息息相關的結構性變革,不能過於仰賴過去成功的投資公式

而在預測的部分,讓我想到「人類大歷史」書中提到:一階混沌系統,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例如天氣;二階混沌系統,做出預測會造成改變,例如歷史、市場、政治,舉例來說,假設今天油價90元,有人預測油價在明天會漲到100美元,商人就會在趁機大量買入,結果就讓油價今天就漲到100美元,因此預測就失準了

而在理財知識的方面,可以閱讀些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增進此方面知識,各類的著重面向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有些會著重在理財投資本身的知識,有些會著重在心態和思維,以些著重在心理學知識(例如思考偏誤、金錢和幸福和時間等),有些著重生活型態,有些會帶領我們思考自身價值觀、人生目標、願景等,這些都可以學習

以上觀念就提供大家參考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