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albert

Lest we forget.

煮粥這件小事

(编辑过)

上次分享了自己煮飯時會做的一些步驟,而最近煮粥較多,故又來分享下自己煮粥時總結出的一些心得。和煮飯一樣,我煮粥的重點也是「不黏鍋」,除此之外我也盡量追求煮粥能夠「開花綿滑」。

首先介紹一下我煮粥時會用到的一些工具。和之前煮飯一樣,我家沒有買高科技的日本電飯煲,也沒有用「砂煲罌罉」之類的土鍋,為了方便,我家在煮粥和煮湯時都是用電磁爐加一個不鏽鋼小鍋,所以想「乾手淨腳」煮好一鍋粥也不是太簡單⋯⋯

為了在這種情況下煮出自己滿意的粥,我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

  1. 提前十來分鐘用油鹽水浸米。這一步是從 YouTube 上學到的,個人感覺有這一步粥煮出來會香一些、滑一些,就算是用絲苗米都比較容易出漿,如果可以加個皮蛋效果更佳。至於用量,一合米我大概用半湯匙油、一茶匙鹽,但要視乎你的米量,油鹽宜少不宜多,否則會很油膩,另外水量要能覆蓋米,否則米會吸乾水。
  2. 電磁爐大火煮滾水,放米。我家電磁爐比較差,而且份量少時用水又少,如果一碗米一次性倒進去整鍋水都會降溫,米就會沉底,所以我會用匙羹一羹一羹將米放入水中,讓滾水將米沖走,盡量不要讓米有沉底的機會(此時米有可能會黏在匙羹上,道理和米黏在鍋底一樣)。另外米入鍋後前十分鐘都應該保持大火,同樣是為了避免沉底。至於米水比例,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看你自己預計煮多長時間,我自己懶,煮粥一般十幾二十分鐘,又比較喜歡喝黏稠的粥(廣東話,比較「結」),所以不用太多水,一合米用一升水,雖然不夠爛,米也沒有開花,但搭配第一步,總體結果算是綿滑。如果你想將米煮爛,預計煮一個小時,則視情況(火力大小)應該加多一到兩升水,並換一個深鍋,以免溢出(個人經驗來講,水位如果達到鍋身四分之三就已經比較危險)。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在粥裡面加瑤柱之類的配料,這一步可以放入(如果不打算煮一個小時,配料建議提前蒸好),除非你煮的是生滾粥。
  3. 出米漿,轉小火,攪拌。經過十分鐘後,米粒本身應該不會再黏鍋,所以可以轉小火慢煮,但等到煮出米漿,米漿同樣會黏鍋,而且小火又令米漿更容易沉底,所以即使是在這個階段仍要不時攪拌。有人喜歡用 spatula 來攪拌,因為可以刮乾淨鍋的邊緣,但在這一步,如果 spatula 太軟,不能鏟開鍋底米漿就會導致黏鍋,所以不建議使用。另外,因為這一步粥可能會像火山爆發一樣向四周彈出,如果你真的想蓋上鍋蓋,則應該在一開始就用更高的鍋,否則很容易外瀉。
  4. 看情況關火。在我一開始煮粥的時候,我會因為米還沒有煮開所以想煮久點,而水又沒放夠又懶於攪拌,所以時常導致喝粥會喝到「鍋巴」,要解決這種情況,首先是前期水量要心中有數,然後後期看見粥已經很黏稠要懂得關火,不要繼續煮,因為會糊底。

以上就是我在煮粥這件事上學到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