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毕业于985计算机硕士,30岁后放下国内的所有,追求自由的新人生,思想于04年翻墙,肉身在18年才跟上了思想的步伐。曾在菲律宾教授自由潜,独居在malapascua岛的两年获得了思想的升华,目前移居在西澳大利亚perth。 希望通过分享我自身在自我流放中的感悟,带给他人更多的思考。 所有未注明出处的文章均为原创,谢绝私自转载。 本平台文章包括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备份以及审核不过的文章。

珀斯日记第五百二十日,社会焦虑的现状成就了张雪峰

因为去exmouth旅行,所以这次更新隔得特别久,今天写了一下旅行感悟,结果慢慢变成了流水账,虽然喜欢看的人很多,但确实是我特别讨厌的文章类型。索性先撂下,谈谈其他我想谈的内容吧,就是最近的高考+张雪峰。

不知道是不是我最近点进去听了几次张雪峰的视频,视频号特别喜欢给我推送他的名人名句,点开评论全是推崇他的,譬如是贫民老百姓的神,等等。


竟然还看到了人民日报对张雪峰的批判:任何专业都有价值, 不能以就业率论之。


讲真的,这可能是对一次我赞同人民日报的评论,但只可惜虽然人民日报说的没有错,但我们的社会并不像日报口中那样的运行者。


正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什么都向钱看,所以张雪峰的言论才有市场,其实他的言论一点都不新鲜,比如05年我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的专业就是被我哥选出来的计算机,那时候觉得计算机好就业,工资高。


事实,确是如此,但是人生并不是工资高就幸福,最后我还是把这个旁人眼中的好饭碗给砸了。


以就业来选择专业,而不是以一个人的爱好、热情来选择,这个真称得上是诲人不倦了,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就是青春了,当花了4年甚至7年学习后,发现一直学习的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再花时间去在这个领域上就业,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


当然,我们的很多家长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爱好和热情,更没有发掘出孩子有什么爱好,除了学习,别无它好,就索性去选一个高薪酬的工作么?

这已经是错误原因之后的结果,将错误继续下去只是变得纠错成本更沉重,付出的代价更大而已。


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大部分家长没有找到孩子的爱好,因为我们很多家长自身就在从事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且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在这样的认知下,自然也就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在从事一份ta喜欢的工作,只要高薪就行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现状不就是有钱就行了么。


张雪峰,很明显就是这样一个人,恰巧他也属于个体心理学中阿德勒提到的第二种人,他并不在乎别人走一遍自己走过的弯路,看清了社会的现状,选择加入进去,看上去是帮助更多人选择更现实的方向,实际上也摧毁了大部分人基于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是没有热爱,就一定不会实现,那是不是就应该干脆放弃热爱,每个人都向现实主义低头了呢,如果这样,那真的是一种悲哀了。


更悲哀的是,我们的现实已经是这样了,所以张雪峰之流才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可,这股潮流之下,会碾轧众多信念还不够坚定的、对自己的热爱还不够坚定的生命。


有一条定论,真正有价值的认识,一定、只能获得少数人的认可,错误的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大多数人肯定。


现在网络社会的发达,让后者的传播范围更广、更便捷,甚至只需要通过传播的广就可以获益了,更加坐实了错误观点的正当性。


我看到的几乎所有咨询张雪峰专业的例子中,所有家长提到的孩子的热爱都会被张否定,所有的一切都以想法太天真来否定。


不可否定的是社会现实确实没有这么天真,但是真正的人生热爱只能通过天真的勇气才能渐渐磨练出来,放弃了天真,就永远不再可能找到热爱。


全社会的唯高考定论本就是一种悲哀,在这个悲哀之上的更加悲哀,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们,又被引导以就业和薪酬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


张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是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父母的焦虑和认知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风气趋势的真实写照。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