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圣斋
希圣斋

士希贤,贤希圣

诗词常用字读音考

经过漫长的使用,汉语的口语音韵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普通话中很多字的读音与古音有很大差别。语音变化是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尽可能还原文字的中古读音是收益大于成本的;若本身爱好吟诵,或有创作旧体诗词的需求,则熟知诗词中所用字的古音则是必备技能。下面将列举一些古今读音差别较大,且会对诗词创作及朗诵产生重要影响的常用字。

【同义多音字】

(一)忘

“忘”字有平声wáng与去声wàng两种读音,其中去声的出现应该晚于平声。

考察“忘”字在《诗经》中的读音大都是平声,比如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wáng)”(《有女同车》),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wáng)”(《蓼萧》)  

上两例若读去声则落韵(平仄不可通押)。

因此,“忘”字在诗词中多读作平声,常见易读错处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wáng)”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wáng)告白翁”

以上两处若读作去声则出律。

此外,“忘”字也可用作去声,如下几例:

“虽看北堂草,不忘(wàng)旧山薇”

“远客还登会,秋怀欲忘(wàng)归”

总体而言,“忘”字在诗词中可平可仄,两种读音在用法上没有区别,但用作平声的情况居多。不过,在“坐忘”与“忘机”两词中,“忘”字只可读平声,读去声则非是。

(二)看

“看”字亦有平声kān与去声kàn两读音,在诗词中两读音用法无区别,遵循格律即可,但多用作平声。

以下句例中均须读作平声:

“远看(kān)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kān)”

“坐酌泠泠水,看(kān)煎瑟瑟尘”

“相看(kān)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kān)”

今人作旧体诗词,可平可仄。

(三)听

“听”字亦平仄两读,平声tīng与去声tìng,其中去声应早于平声,为在诗词中为可平可仄。

一定要读作去声的有以下几例:

“莫听(tìng)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远看山有色,近听(tìng)水无声”

“莫听(tìng)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夜听(tìng)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读作平声的如下: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tīng)”

以上几字均为可平可仄字,除特例外,写作诗词可按照格律随意安排,念诵诗词则要注意格律的要求。下面列举几处平仄用法根据字义会有不同的字。

(四)胜

“胜”字平声shēng与去声shèng,一说前者表示“胜任”,后者表示“胜过”,但考察古人诗作可知此字其实可平可仄,两种读音没有用法区别,只需根据格律自由安排。比如同是“绝胜”一词,韩愈“绝胜(shēng)烟柳满皇都”与王安石“绝胜(shēng)南陌碾成尘”中均读作平声,而在苏轼“绝胜(shèng)前人映雪看”与苏舜钦“绝胜(shèng)人间较是非”中均读作去声。

(五)漫

一说“漫”字在叠韵连绵词“慢慢”中均读作平声mán mán,今考察唐人诗作知其非是。

读去声有以下几例:

“石路青苔花漫漫(màn),雪檐垂溜玉森森”

“漫漫(màn)东流水,悠悠南陌人”

“漫漫(màn)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读平声则有下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mán)”

“故园东望路漫漫(mán),双袖龙钟泪不干”

可知“漫漫”意为可平可仄的连绵词,按照格律安排即可。

(六)醒

“醒”字除上声xǐng外还可读平声xīng,都是“清醒”或“醒来”义。

读平声有下例: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xīng)时雨打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xīng)”

读上声有下例:

”料峭春风吹酒醒(xǐng),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风前酒醒(xǐng)看山笑,湖上诗成共客吟”

【异义多音字】

(七)教

“教”字有平声与去声两音,不可混用。

作“使令”讲要读作平声jiāo,例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āo)胡马渡阴山”

“打起黄莺儿,莫教(jiāo)枝上啼”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jiāo)桃李闹春风”

作“教学”讲则读去声jiào,例如: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jiào)吹箫”

(八)思

“思”字按字义可读作平声或去声,以下分言之。

作动词表示“思念”、“思虑”等读作平声,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sī)故乡”

“故乡今夜思(sī)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名词表示“思绪”,读作去声,例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sì )落谁家”

“日常睡起无情思(sì ),闲看儿童捉柳花”

作状词,意为“悲”,也读去声,例如: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sì )华年”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sì )风波”

“弦弦掩抑声声思(sì ),似诉平生不得志”

“黯乡魂,追旅思(sì )”

(九)始

“始”字本有上声shǐ与去声shì两种读音,作“开始”讲读上声,作“刚刚”、“才”等副词义则要读去声。诗词中多用后义,所以这个字在诗词中多读去声shì,与我们日常口语中的习惯不同。

读上声有以下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shǐ)”

“有善始(shǐ)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读去声有以下例:

“千呼万唤始(shì)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shì)闻莺”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shì)心安”

“始(shì)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十)论

“论”字按段玉裁之说,本只有平声lún一个读音。今在诗词中,若作动词则必读为平声lún。比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lún)文”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lún)功还欲请长缨”

另外,在“论语”中也读平声,读去声则非是。

(十一)重

“重”字平声与去声两个读音也需按字义判断。

作“重复”义讲读平声chóng,例如:

“山重(chóng)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重(chóng)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表示程度之深,或与“轻”相对,读作去声zhòng,例如: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zhòng)晚晴”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zhòng)凄凉”

(十二)浪

“浪”字一般读作去声,但在“沧浪”一词以及叠韵连绵词“浪浪”中都要读作平声láng。例如: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láng)”

“雍门琴罢已浪浪(láng),更上牛山半夕阳”

(十三)吹

“吹”字作动词读作平声chuī,作名词则读去声chuì,常见词有“鼓吹”、“歌吹”,例如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chuì)哀”

“梦里都忘闽峤远,万人鼓吹(chuì)入平凉”

(十四)治

“治”本有平声chí与去声zhì两种读音,今只有去声。作动词“治疗”、“治理”讲读平声,作形容词讲方读去声。

读平声有下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chí)其国,欲治(chí)其国者,先齐其家”

“取此和仙药,犹治(chí)老病身”

“多幸乐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chí)无”

读去声有下例:

“家齐而后国治(zhì),国治(zhì)而后天下平”

“繁霜一夜相撩治(zhì),不似佳人似老人”

此外“治”还有yí的读音,用于名称,例如

“治(yí)浦桥连香积寺,东出城门五里遥”

(十五)尚

“尚书”一词有两个读音。作《尚书》书名讲,“尚”读去声shàng;作官名讲,“尚”读平声,音cháng,白居易诗中多有此例。

作书名读去声有以下例:

“定应燋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shàng)书”

作官名读平声有以下例:

“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cháng)书”

“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cháng)书”

(十六)疏

“疏”字作名词“奏疏”讲读去声shù。例如:

“匡衡抗疏(shù)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古今异音字】

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古音已在普通话中被取代,但诗词格律要求我们念诵时继续使用古音。

(十七)俱

“俱”字只有平声jū一个读音,在诗词中不可读作去声,去声是晚近才转成的。易读错的诗句有下几例:

“野径云俱(jū)黑,江船火独明”

“尔曹身与名俱(jū)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山水清晖远,俱(jū)怜一逐臣”

(十八)拥

“拥”字只有上声yǒng一个读音,读平声者非是。例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yǒng)蓝关马不前”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yǒng)千官”

(十九)谜

“谜”字只可读作去声mì,读平声则非是。例如:

“猜残灯谜(mì)无人解,何处平添两鬓丝”

“雅谜(mì)飞来半夜风,鳌山徒侣沸春空”

(二十)播

“播”字古无平声,作“动词读作去声bò。例如:

“集仙殿里新词到,便播(bò)笙歌作乐章”

“东君已播(bò)芳菲令,莫倚雕栏待晚风“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