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秋蝶
晨风秋蝶

思想的花朵日漸枯萎,娛樂的颶風無聲降臨

讀《娛樂至死》後感

 ---當我們處於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時,我們會成為一具缺乏思想的屍體,空氣中飄蕩著的痛苦的哭聲會被娛樂的颶風吹散,而這一切都是不被我們所關注的。(引)

自我有記憶起,小時候家中唯一的娛樂就是一臺小小的電視機,我最喜歡和姐姐爭搶遙控器。無數次的爭吵、打鬧讓我把遙控器的擁有權當成了一個重要任務,因為一旦擁有遙控器即意味著可自由切換我想看的動畫片,享受那一瞬短暫的歡樂時光。然而,一個小孩子意識不到的是,在她渴望遙控器的背後,是對電視這個新興媒介的強烈依賴。

資訊化的時代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沙發上的土豆

而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這本書中表達了他對電視媒介盛行的強烈擔憂。在他看來,媒介是一種隱喻,並非常善於在人類世界中偽裝自己。從鉛字時代到電視時代,每一種媒介方式的革新都會導致社會公眾生活方式的巨變,而這種變化是人們難以覺察的,在我們習慣於電視時代帶給我們的歡愉之後,我們往往會忘記了鉛字時代的好處。鉛字時代中,人們習慣於書籍中縝密的邏輯結構與思想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思考與解決的方法。而在電視時代中,我們習慣於被動的接受電視想要呈現給我們的圖像,這是一種娛樂的過程,不需要我們花費很大精力去思考。

但是,這個看似無比娛樂的過程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不完整、不全面的世界,即作者所說的一個“躲貓貓的世界”。我們不需要任何邏輯去銜接電視中的不同片段,因為這些片段都是孤立的,但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會習慣於這樣的思維—我們身處的世界就是一個毫無邏輯可言的世界。這樣的思維方式對公眾話語的影響也是極大的,我們開始從一個嚴謹的話語體系過渡到一個缺乏邏輯的話語體系中。

 我想,波茲曼的擔憂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媒介滲透我們生活的過程中,我們自身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比如,上到年邁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童,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景象:抖音的短視頻佔據了無數的時間,這難道不是後電視時代中,媒介變化帶來的另一種值得引起我們關注的隱喻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