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米索
范米索

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心灵奇旅背后的生活哲学

前天,我一个人去看了最近大热的迪士尼电影《心灵奇旅》(soul)。

虽然不明白为何电影没有直译成“灵魂”,而是用“心灵奇旅”这四个字,但是发现这个翻译其实比直译要高明许多。

这部电影显然成功的俘获了我大把的眼泪,我很庆幸是自己一个人去看了电影,才能够放让自己在黑暗的环境里肆无忌惮地释放情绪。那天晚上看完回家,我没选择打车,而是漫步在几近无人的街道,一边看着街边淡氲色的灯光,一边思索着电影的画面和台词。

皮克斯的这部《Soul》所展现的主题远比过去迪士尼或皮克斯的任何电影都要成熟的多。电影跨越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转而倾向于用100分钟的动画形式处理注入生命、死亡、梦想、生活等充满哲学的人生意义主题——

我为什么会成为我?

我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

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生命?

当梦想实现后,人生会走向无聊吗?

……


(1) 

中年危机的故事


抛开动画形式,我一直在思考皮克斯似乎是在描述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

影片的前几分钟充满了对纽约街头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描述: 嘶哑的汽车喇叭声、熙熙攘攘的人群相互碰撞、比萨饼片,理发店,地铁站台以及行人,推车,黄色出租车等永不停息的喧嚣。

主人公Joe乔,是一个像他已故父亲的爵士乐手,单身的非裔美国人,正处在十字路口。从他的肚子和灰色胡须或许能猜测他步入中年,然而他对爵士乐疯狂的痴迷,仍相信有一天能在聚光灯下成为出色的乐手。现实却是这个男子每天只能靠着向中学生教授音乐,来赚钱维持生计。

直到有一天,当校长兴奋地告诉他:“工作保障。医疗保险。养老金。欢迎光临,Joe!"他认识到这些都是好事,他对这个机会表示感谢,但他也感到失望,因为他真正点亮他的“火花”还是来自爵士乐。

自从他的已故父亲带还是孩子的他,去往一家爵士乐俱乐部时,他听到了“黑人即兴音乐”,从此便点燃心中的火花。尽管有他的才华和热情,却依旧不得不妥协于母亲的期待,决定教书以维持生计。而他的母亲拥有并经营着自己的裁缝店,亲眼目睹了他父亲的爵士乐生涯背后的艰辛。

事实上,Joe的确放弃自己的梦想,直到同一天,一个著名萨克斯演奏家所发起的乐队邀请机会同时抵达,欣喜若狂的他无视开放的井盖,最后跌落,成了他在地球的最后一天。

看似致命的不幸,却使得他的灵魂从他的身体中抽了出来,乔的灵魂被送到了生之彼岸(Great Beyond),一个步道较长的宇宙大厅,所有灵魂在这里排成一列,然后驶向白光。显然Joe尚未接受死亡事实,因此他朝另一个方向逃跑,从人行道上掉下来,最终到达了一个色彩鲜艳的区域,称为“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 

“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有自己的规则和程序,是更大的精神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目的是指导新的灵魂,使他们可以发现“火花”,将其带入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这些矮小的蓝色婚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的激情和火花,才能够得到进入地球的“通行证”。Joe被误认为为导师,帮助其他人找到他们的“火花”,却与一个名叫22的麻烦制造者配对。

22是一个很有趣且叛逆的存在,她性格不完整,不了解生命。经历2000多年依旧没能拿到最后的“火花”徽章,即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师都不能让她发现自己的热情。丧失希望的22彻底放弃了寻找到“火花”的念头。她开始相信生活是没有意义,她对被送往地球毫无兴趣,更看不到降落到地球上居住的意义。

直到遇到Joe,她看到Joe充满着失败的人生却对渴望回到地球几近疯狂,对没实现的艺术的痴迷,让她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们达成交易,互相合作,Joe帮助她找到火花,而她帮助Joe重回地球。

然而,事实却是无论你向她展示多少伟大的音乐,美食,文学或科学,她都无动于衷。因为灵魂实际上从来没有存在过,也看不到身体的吸引力,更感受不到任何味觉、嗅觉和触觉,Joe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向22展示生命是什么。

为了回到地球上Joe和22去寻求“风月”的服务.他是一个“无国界的神秘主义者”,他在巨型船上航行,航行于一个“忘我之境”的神秘区域。那是一片黑暗,沙质的荒地,到处都是迷失的灵魂。

月风解释说,灵魂有时会因过度迷恋目标而迷失在区域中。当我们真正沉迷于某种事物时,我们的心灵和灵魂也随之而,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破坏我们的专注力,即便甚至会成为错误。

而影片从这里开始,便向我们展开了哲学的叙事。Joe因回地球实现爵士乐的迫切,使得一个无法预料的转折彻底切换了他的人生视角,Joe的灵魂跌入了猫的身体,而相反22进入了他自己的身体。


(2) 

那些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选择,

真的能让我们满意吗?


重新回到熟悉的纽约大都是,依旧是熙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汽车噪音、狭窄的街道,纽约发生在地球上的景象,捕捉了这座城市的本质。纽约的场景具有逼真的纹理和皮克斯所希望的温暖甜美的照明效果,仍令人惊叹不已。

栏杆上的油漆剥落和意大利辣味香肠披萨上的油脂似乎从未如此迷人。红色的遮阳篷,陡峭的楼梯从街道通向下面的地板和狭窄的先锋俱乐部,恰恰是纽约这座城市这里诞生了无数的爵士乐传奇人物。

这些为影片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Joe跟22不同的最大之处在于Joe很小的时候,通过父亲,找到了自己的火花——爵士乐。

爵士乐带给他人生的意义,但同时也让他过度迷恋,而放弃和忽略了许多本该体验的事物。

在一家理发店里,Joe开始意识到自己对音乐的痴迷妨碍了他建立有意义的友谊的能力;与顽强爱心的妈妈Libba 面对面倾诉时,迫使他终于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包括他通过猫的视角看到22用自己的身体,学会走路时的惊喜,咬到第一口披萨时的激动,吃到理发店棒棒糖的喜悦,以及抬头看树,阳光洒落在他的脸上,蝴蝶落在他手里的赞叹,躺在地铁口感受热风吹来的愉悦……

那些习以为常被忽律的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直到他真正拿回自己身体后,才感受到了22的感受。那一刻,他流泪的瞬间其实我也潸然泪下。

事实上,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更难体会到“生活的重要性”,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生活”,社会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周围人的竞争……在整个内卷的环境下,再谈“生活”二字,似乎对很多人而言都成了一个无比奢侈的词语。

昨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一段很有趣的对话,让我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艺术家会更懂得生活?

作者谈到自己跟一位艺术家聊天,对方问他关于视觉科学的问题。他回答说:

“视觉科学家正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么多——我们看到周围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而留在我们眼睛里的明明是一些渺小、扭曲且颠倒的影像。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之上,我们却看到了这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艺术家的回答却让他出乎意料,他鄙夷地一笑置之,并说道:
“他们怎么能问出这等问题?我们倒是该这样问:为什么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如此漠视?世界如此丰富,有太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为什么我们却只看见这么一点点?”
关于视觉体验,它让作者清晰地看到人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科学家的观点:“看见”这一过程发生于大脑,因为是大脑把视网膜上获得的信息变得有意义。
另一种是艺术家的观点:“看见”并非是一种自然而然、自行发生的过程;我们太容易忽视本来存在的东西。看见是一种收获,我们的收获,我们与存在的东西交流才会有的收获,而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


其实剧中的Joe也算是个艺术家,但似乎同样被描述成了扁平的、循规蹈矩的中年失意男子形象。

或许他认为他是艺术家,但显然当他为了追求所谓的“意义感”时,恰恰忽略了许多本该存在的东西,也缺乏了与之的沟通。


(3)

当实现所有梦想后,

你会感到无聊吗?


影片有一部分也是我非常想探讨的,关于“梦想实现”。

Joe一直在纠缠着自己认为自己的生活还不完整,却没有实现对艺术的痴迷,而这种痴迷总是使他发疯。

当Joe后来如愿的拿回自己身体,坐在钢琴旁开始演奏的那一刻,他再次进入了那个“忘我之境”,而正如月风这个神秘主义者谈到那样:“当快乐变成一种沉迷时,人们就会与生活脱节。”


几乎没有一部家庭电影敢于承认:

有时候,实现梦想会使你比以前空虚。


Joe如愿赶上了演出,和喜欢的萨克斯乐手登台演出后,当他从酒吧走出大门时,他感慨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兴致勃勃地问道:“明天要做什么?”

而那个女乐手只是冷漠地告诉他:“明天继续来这里演出。”

你看,当你渴望大半辈子的目标终于实现,发现原来只不过是陷入另一个新的循环,你的高光时刻也不过只是那一刹那,最终你渴求的大海也不过是鱼眼里的水。仅此而已。

皮克斯真的把生活的真想诠释的很好。因为生活本就是由各种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种琐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构成和填充的。

即便是在伟大的乐手,也终究逃不过日复一日的平淡中去。平淡是常态,如果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只会陷入无尽的失落和无聊。

昨天,我在跟男朋友聊天的时候,我问他:“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所有你想要的一切,你会感到无聊吗?”

他给了我如下的回答:

上周,我们聊播客时,海程就跟我谈到,他很羡慕AI的一个能力,就是很懂得如何生活,懂得如何让自己很快乐,而身边一些朋友们,在得到了所谓的名利后,都会陷入一种虚无和无聊,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我很庆幸地是,另一半的回答和行动同样向我去展示了“作为人类,该如何去认真地活在当下每一分。”

正视人性,懂得知足常乐,和所拥有事物的珍惜与感恩,才是抵抗欲望与无聊的最强大的武器。


(4)

生活并非是拥有比目的更宏大的叙事,

而是要懂得理解它。


这部电影其实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件事——

I am a human being, not a human doing.

它提醒着我们,Joe不仅仅是他的野心总和,而生活也不仅仅是俱乐部的演出。

它是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一天,是一片意大利辣香肠比萨饼,是一阵微风从地铁炉排上飘荡着,是一家充满着温暖的氛围和善良的侮辱的理发店,理发师不仅有着高超的理发手,还能满足和倾听你的需求。

电影采用了“艺术”(音乐)的元素去诉诸和表达哲学思考,而电影本身又恰恰是另一种艺术形式。

艺术看待事物,不是看它们的真实、实在,或实际发生的那一面,而是看它们可能会有的各种不同的意义,都是一种思想实验;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它们都是具有哲学意义的。

当我们欣赏艺术时,我们的感受和情绪——恐惧、同情、遗憾、共鸣、愤怒——不仅仅是在我们身上产生的反应,由一些不真实的事件激发的反应。我们的参与,我们的感受都是对生命问题本身的参与。

昨天,我在《Strange Tools》这本书里,找到了对于生活和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

我们绝非生活在一系列毫无意义的感觉之中,在一些杂乱无章的偶然感受或意象之中,构成我们生活状态的体验。我们清楚地知道并乐在其中的体验,远比这要结构清晰。
如杜威所说,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完整的,可以名状的:在威尼斯共进晚餐的体验,在大学里学习的经历,买房子的体验,昨晚努力入睡的体验,有孩子的体验……
此种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的体验,其中有一义谛,那就是,它们是收获。
我们在制造它们。我们不只是经历它们,我们需要设计谋划。
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条潺潺的河流,有作为,有担当,那么,获得意义与完整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因为意义与完整是我们现实生活体验的重要特征。
每一种体验,既然它是一次经历,它就是完整的。它有形式、有意义,它是被制造的,它是被收获的。它是审美的(aesthetic)。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意义的活动。所有体验,只要它是体验,就发生在美学空间里。因为要完整,要浑然一体,要有所组织、井然有序,就是要有美感。
与跳舞、唱歌一样,感知本身,包括思考、疑惑都是审美,都有美感。如果不具美感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也就根本不成其为体验。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杜威的观点就是,我们都是艺术家。
生活本身就是制造体验的活动。这恰恰就是艺术的含义。
艺术就是体验;艺术家不是在制造东西,他们是在制造体验。

如此说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我们都在生活。

而生活就是一个制造体验的过程,在已经发生的事情面前,对我们的所为做出创造性回应的过程。

最后,也说两个有意思的洞察。

我虽然在看一部“儿童”电影,但其实皮克斯却用两种方式描绘了两个世界:纽约大都市VS死亡后的世界。

前者,或许只有成年人才能欣赏的复杂的城市景观的纹理和细节;而后者,却用简单的色彩和形状勾勒出了孩子们更倾向的一维的、可爱的、毛茸茸的生物的世界。

电影更最微妙和大胆的一点在于,它没有明显的白人特征——Joe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圈子里的人都是黑人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一些权威人物,如校长、医生、随便一个警察,也都是有色人种,有各种性别和种族。这种刻意营造对黑人社区生活的看法,或许在此刻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无论是秋天午后的落叶,热腾腾的披萨饼,将脚趾浸入海洋,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音乐……

这些画面和叙事,在被疫情笼罩着的世界下,或许其背后的意义也更为宏大。

————

Matters的朋友們我又回來啦!我會努力輸出更多好內容給大家的~謝謝支持也謝謝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