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人生半場

喜歡或者不喜歡,我們在世間找不到完美這一回事。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說,山中高士,世外仙姝,終究意難平。如果一切都要完美,塵世間就不能在居住了,所以最後寶玉懸崖撒手,動心而忍性,落了大地白茫茫。

說起來,這種近乎拋妻棄子的行為,到底為了什麽,很能說得明白。正如歷代僧話中所云的解脫證悟,其中究竟是什麽,並無人能說得明。在佛陀的時代,他的弟子盡可以修行自證,然後有佛陀來為之摩頂印證。這是無可爭議,能得到僧團認可的事情。但在佛陀涅盤後,百年、二百年、三百五百年,整個僧團卻在大分裂、小分裂中,不斷將自己局限在了自己的覺悟之中。

近代去西藏、尼泊爾一代求法的人,仍有不少,絡繹不絶,直赴其中。在印度大地上,已經沒了成規模的佛教之後,要尋找更貼近原始風佛法,要麽南浮錫蘭,要麽西去青藏。而在這些求法的人之中,往往各有各的選擇。在一些記録性質的書籍中,我們往往可見,到了寺廟之中學習佛法,接受諸多考試驗證後,有的人并沒有再回到故鄉,也並不依靠求得的榮耀停留在本地,而是去往大雪山人跡罕至的地帶,決定證悟真正的涅槃無余。

這些人到底如何了,就像當年道教初興,一部分修道人,奔赴高山大川,從此也無蹤跡一般。我們並不知道結尾,只鱗片甲留下的,唯有傳說。

在東晉剛剛建立的時候,朝廷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王導,在自己的園中,招待過一個隱士。

當事人對這位隱士的評價是,他確乎為一個隱居人,但卻不知道隱居的道。也就是說,他舉止行為,取捨趨從,都是一個隱逸之士的樣子,但人們從他身上又感覺不到一種高遠玄妙的氣質。

這讓我想起關於老子的評價,便是認為他是龍那樣的神秘莫測。

如此想來,老子在傳說中,西出城關,留下五千字的文章,就再無蹤跡,或許便是人心的一種曲折體現。

道家的人物,似乎總是如此撲朔迷離。

或許唯有這樣,才能讓後來人的心理,得到一種完美的安慰。正如世間最完美的英雄,往往已經犧牲,而越來越趨近於神的描述,則只能存在於遙遠而不可知的過去。可對於一個凡人來說,我們是找不到這種完美的。因為在睡夢之中,在衣食住行,在上厠所趕上便秘,得病後滿床污穢,為了今天的飢餓,則不得不忍受人生的困苦,從無窮盡的不得已,只能發現自己處於這個堪忍世界,往往只能表現為一個「小」。

我們雖然不說,但不意味着,我們不知道。

因此,人生不在於追求一個完美,才能好好生活;好好生活,不取決我們是否做得完美。

好在對於這樣的不完美,我們仍然有着自己的驕傲,因為我們并沒有停止生活。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