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江上小堂

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论语漫读(6):节用而爱人—孔子眼中的“人”是群体的“人”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

孔子说,“治理有千辆车的大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勤于政事,不擅改政令;同时自己要艰苦朴素,精打细算,不得挥霍国家财物,要体恤民众;征用民力要安排在农闲时间,不要安排在农忙季节。 

那么这句话,是孔子在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和手段。 

首先,孔子这段话有针对性,是对大国而言。具体指标就是有千辆车,就算大国了。至于小国如何治理,孔子没讲。但肯定不用这么费劲了。

 孔子的治国理念就是统治者要“爱人”,体恤民生,“以人为本”;而治国的手段则是敬事、守信、节用和使民以时。 

有子继承了孔子的节用爱人思想,曾劝导鲁哀公在饥年时减赋,减少自己的开支让老百姓衣食足用。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第十二)。 

,十分之一田赋。 

鲁哀公问有子说:“今年饥荒,国库空虚,不够开支,怎么办?”有子回答说:“为何不减赋,只征十分之一的田赋呢?”哀公说:“现在征的是十分之二,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减赋呢”有子回答说:“百姓衣食足了,您怎么会不够用呢?百姓不够用,您又为谁够用而为呢?” 

首先,有子认为百姓够用是统治者最优先的目标,不管自己够不够用,得先让百姓够用。其次,他认为减赋让老百姓够用有利于增加GDP,虽然征赋比例下降了,但田赋总量会上升。这符合现代经济和财政理论。但只适用于和平环境,不适用于春秋战国列国相互侵吞的时代。因为减赋减税效应需要比较长的过程。不投钱发展军备,还没等到减赋增加GDP起作用,就被其它国家吞并了,岂不是空谈。所以儒家当时生不逢时,不对诸侯的胃口;到了大一统时代,才大有作为。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值得剖析,就是孔子所谓的“爱人”,怎么理解? 

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人”指君子,指士大夫,“爱人”就是要爱护礼遇士大夫等上层人士;一种解释,“人”指的就是“民”,“爱人”就是要“爱护体恤民众”,以维护执政者的统治。我认为后一种解释是对的,符合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 

孔子的这里“人”是统治者治理视野中的人,是黔首,民众,老百姓的意思,是个数字。下一句中的“泛爱众”(学而第一),就说明了孔子的“人”等于“众”。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回答,“爱人”(颜渊第十二);子游引用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第十七),都是以治国而言的。总之,孔子的“爱人”只是治国理念,而并非如“忠孝弟”那样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的道德律令。 

而基督教倡导的“爱”则是普适的道德要求。耶稣的“爱”,是热爱神创造的生命。主体是每个人,爱的对象也是每个人;是个体、是具体的人,父母,兄弟、邻居,陌生人等。而孔子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爱,亲疏有别;是不对等的爱,对下爱上要求得更多更强烈,甚至强制,而对下爱下要求得更少和是劝导性的。而所谓“爱人”,主体是统治者,对象是民众,是群体。孔子的“爱人”,是将老百姓视为统治者的财产与资本,要求统治者像爱护牲畜那样爱护民众。而脱离“忠孝”关系之外的个体是没有价值的,不需要爱。在“忠孝”之外,只有群体的人才有价值,构成了统治者的统治基础。 

孔子及儒家的这种道德和政治学说,必然导致集体主义;主张为了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可以任意牺牲个体,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而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如此多悲剧的根源。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