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江上小堂

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论语漫读(49):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 通关系要找对门路

电子书:《论语漫读》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卫国逗留了很多年,跟卫灵公王相谈甚欢。孔子游说的诸侯中,卫灵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赏孔子主张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第十二)。但不知为什么,卫灵公却没有给孔子一官半职,始终以客待之。

王孙贾是卫国大夫,估计在卫国势力比较大。就对孔子旁敲侧击,向孔子问道:“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呀?” 奥是房屋的西南角,是古代家里主人所居方位。古时要祭祀这两处的神。奥神比灶神尊贵,但灶神比奥神实用。因而,古人总结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句话,就好比今天的“县官不如现管”。王孙贾假装不知道,向孔子请教这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孔子你与其讨好卫灵公,还不如讨好我。想让孔子投靠他。

这两位都是“打太极”的高手,说话都相当的含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孔子不愿意掉身价,投靠到大夫门下,就拒绝了王孙贾的邀请和条件。但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答道,“不是这样呀!如果得罪了上天,向谁祷告,讨好谁也没有用”。这话当然无懈可击,但答非所问嘛!。

从字面上看,孔子是答非所问。王孙贾问的是这句话的意思或为何如此,而孔子则回答说则这句话说错了。两人心领神会。王孙贾是假意这样问,孔子也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但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这句话说错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等于是拒绝了王孙贾的提议。王孙贾自然也明白孔子的意思。

这样说话太累了。只有悟性比较高的人或者成天琢磨这些事的人才能领会。还是政治斗争比较险恶的环境所致,因而说话都不直接。这样,万一说错了可躲避被追究责任,或者避免伤了和气和丢失面子。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从古自今就处于无处不在的各种关系中,离开关系中国人就无法生存。而“通关系”则是一门学问,“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就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通关系的金科玉律。求人办事送礼,要对路子才成。要找到起作用的关键人物,投其所好。不能看表面,以为找领导就行,有时不一定。(这个我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