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an
zooman

Likecoin验证人,关注科技、自然、阅读、电影及家庭教育

父母的爱如何让孩子的童年崩塌?电影《一次别离》的一点思考


1

“孩子怎么能成长在那样的环境里。”西敏想要带女儿出国。

但是丈夫纳德拒绝离开伊朗,理由是要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

夫妻俩为此闹上法庭离婚。面对调查员的询问,西敏质问纳德,“他还认识你这个儿子吗?”纳德说,“他不必认识我,只要我知道他是我的父亲就可以了。”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由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的离婚案开始,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讲述两个平凡家庭在一场围绕谎言与真相,道德与信仰的冲突中,走向分离的故事。这部电影有着伊朗电影一贯的优秀特点,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用长镜头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最大化的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

和寻常讲家长里短的家庭剧不同,《一次别离》人们可以从各个层面解读出大量信息:政治隐喻、阶级矛盾、中产困境、宗教力量……

我还清楚记得,那天晚上,看完这部电影已是深夜2点,我却久久无法入睡,这部电影带给我太多的震撼。

导演通过两个家庭的横剖面,反映了伊朗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的离别。电影无论是从现实隐喻还是诗意哲思,从剧情编排还是镜头语言,都堪称优秀,丰富的意蕴让这部电影充满魅力。

但是《一次别离》最打动我的却是电影中的两个孩子。两个家庭,大人们的出发点全打着为了孩子的招牌,西敏说,我不想女儿受到伤害,女护工说,我不想我们的孩子被诅咒。但是最后,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这两个孩子。

这不由得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爱孩子?

2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孩子怎么能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既是首尾呼应的主题,也是导演内心的告白;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

故事开始,母亲不想让孩子生活在腐朽没落的国家,想要让她接受更好的西方教育,要强行带孩子出国,并不惜离婚。丈夫仗着自己和孩子的亲近,相信孩子会跟随自己,坚决不同意离婚。

却不知,父母之间的争吵,不管出发点是否为了爱孩子,受伤害的首先都是孩子。我小时候,父母亲常常吵架,父亲的咒骂,母亲委屈的抽泣,都是我童年时代最可怕的噩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我现在和夫人有时控制不住在还子面前吵架时,都会让我内疚和痛苦。

特梅是纳德和西敏的女儿。两人都声称爱特梅,想要孩子跟自己生活,最终却闹到法庭要离婚。这是故事的开始,也电影中特梅童年噩梦的开始。

电影中,这个十一岁的的女孩,从小就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性格温顺,内心善良,乖巧,爱自己的父母,同情老年痴呆的爷爷。她聪明而敏感,能敏锐地发现洗衣机第四档的按键磨损较重,也能发现父亲言语间的纰漏。

面对父母的矛盾,她想用沉默,不表态来挽留母亲,避免家庭的分离。

3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可能是当今社会最大的谎言。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在爱孩子,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更多的只是在爱自己。

特梅的父亲也自以为非常爱孩子,不惜为了孩子和妻子离婚。他教育孩子要诚实,电影中用了一个场景,父亲辅导孩子作业,发现孩子拼写不对,孩子告诉父亲,“老师就是那样拼写的。”父亲说,“错就是错,不管谁说的谁写的。”“要是我写别的,他们会扣分的。”“那好,就让他们扣。”

他不介意为坚持原则付出小小的代价。但面对法官的追问时,他却违心地说了假话。当恪守道德便意味着遭受法律的制裁,当坚持的代价过于高昂时,向现实妥协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然而,当女儿发现父亲在法庭上撒了谎时,父亲却用对女儿的爱来为自己的谎言的辩护。“你知道说实话的后果是什么吗?要坐牢1到3年,我当时就在想,你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你呢?所以我只能说不知道。”

看到父亲说谎,不敢承担自己的过失,孩子心中的家园本已开始坍塌。更加过分的是,父亲还轻巧的将这个道德难题,抛给了柔弱的女儿。

父女两陷入长久的沉默。然后,父亲说:“看着我,如果你叫我去,我就去告诉他们。”

这样的道德选择,没有一个十一岁孩子可以承受。这样的道德测试,让孩子被迫承担起了不该由她承担的重负,保守着一个昏暗浑浊的秘密,成了父亲沉默的同谋。

镜头中,女孩佝偻着转身离去的背影,让人潸然泪下。

其后法官要求询问他的女儿特梅,纳德既没有鼓励她说出真相,也不曾怂恿她为他圆谎。他没有勇气向上攀升,同时也拒绝继续坠落。他的不选择,却等同于将选择的重担转移到了特梅的肩上。

最后,孩子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动声色地帮着父亲圆谎,作伪证。法庭出来,坐在车后座的女孩泪流满面。

她的童年时代从此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孩子就这样被撕扯着成长,一个残酷的成年仪式完成了。

4

故事开头,母亲西敏说,“孩子怎么能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导演并没说是什么样的环境,这个环境,其实不只是伊朗恶劣的社会环境,更是成人之间的复杂、不堪和虚伪。

终于,父亲和母亲的分离已经不可挽回。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却对孩子说,“如果你认为是我的错,去把妈妈找回来。”

父亲看起来是给了女儿评判的权力,在他的内心,或许以为这才是对女儿的尊重和爱,然而,对一个十一岁的女孩来说,让她来承担选择的责任,这是何等的残忍。

对特梅来说,还有一个更加艰难的选择在等着她。纳德和西敏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他们最终决定离婚,而此时的选择,转移到了女儿特梅的身上:是选择和父亲继续留在伊朗,还是选择和母亲远走他乡。

作为整个事件全程在场的旁观者,特梅见识了大人的伪善,见识了信仰的无力,见识了生活的残酷,而她与女护工的女儿,也从朋友变成了敌人,这是两个阶级的天然属性决定的,没有人可以打破。

此刻,镜头正直直地对着特梅,只听法官问道:“你已经决定了吗?”

特梅答道:“是的。”之后含泪不语。

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已作出决定,但又迟迟不说答案。

配乐响起,字幕出现。导演我们告诉我们特梅的回答。其实,答案已经不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