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心
張蘊心

自由工作者/社工師/薩提爾溝通模式認證治療師/和諧粉彩正指導師/生涯設計師/長照諮詢師/A.PLUS優卓 & Wiley Everything DiSC®國際認證顧問/芳療保健師

【不上班的生活】相信你的孩子會走出自己的人生

姊姊拍的照片

Day264

在大雨滂沱,豪雨成災的一天,結束了和諧粉彩準指導師認證課程後返家,從家裡的舊相簿中翻找出這張照片,那年的我國中,是使用傻瓜相機的年代,相機要裝底片,拍完36張才可以洗出來,拍攝的好壞也只能等洗出來的那一刻才知道結果。攝影者是姊姊,地點在她的房間,這書架的設計是出自於父親之手,至今這個擺設依舊存在。

在我國高中的年代,這種類型的文青風格盛行,總是在某個門邊、某個階梯,都可以看到這樣構圖的照片,捧著一本書,煞有其事的模樣。跟我的本性相當違和啊!

看著舊相片,搜尋大腦記憶裡的青春時光,從國小到國中,回想起來,我算是提早叛逆的傢伙。國小四年級就有膽翹課,不去上學,那時候父母都忙於工作,很早出門到台北,家中常常是沒有人的狀態,所以小時候忘記帶上課的工具,就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因為不會有人可以幫你從家中送來,也沒有中午送便當的服務(其實有營養午餐,也不需要啦!)

獨立這件事情,好像從我拿到家裡鑰匙那一刻開始學習,人稱「鑰匙兒」。

而我,忘了帶鑰匙的次數大概一隻手可以數得出來,對於國小時期的自己,我也是蠻佩服自己在環境中的隨遇而安。忘了帶鑰匙,回不了家,我可以爬上鞋櫃的檯子,躺在上頭睡覺,書包當枕頭(那時候身高不高,鞋櫃放得下我) ;要不坐在樓梯間,也能睡;再不然就在社區裡晃盪,我也不記得晃去哪裡了,只記得睡在鞋櫃上。等到年紀更大一些,才不要這樣枯等,我學會去姊姊的學校找姊姊拿鑰匙。那時候總覺得自己出現在姊姊的班級會給姊姊帶來困擾,看著姊姊同學們的交頭接耳的討論,感覺挺不舒服的。

國小六年級的我,跟著同學搭著公車,從林口一路坐到了忠孝東路的Sogo百貨,那時候的百貨公司裡充斥著電動玩具機台,非常盛行,我們玩了一輪很開心,但回家被發現居然跑到台北,這也決定我的國中要去念媽媽任教的國中了。

12歲的我有夥伴就很能跑,林口到台北的距離大約一小時車程,我也不知道自己哪裡來的膽子,或許從小就很大膽吧~這個大膽,我想是遺傳父親吧!(硬扯) 而這個特質,讓我可以去做很多自我挑戰的事情,前提是有夥伴,只要有一個人加入,我就會變得非常厲害。自己一個人可能不敢XD

國中的自己進入叛逆期,自己覺得個性古怪,很糾結,現在的自己可能也會對當時的自己感到困惑,但這就是一個自我認同的時光,怪裏怪氣的 但也長成自己的樣子,渴望歸屬感與求認同。

媽媽是老師,身為老師的小孩是個必須優秀的壓力(到底誰說的啊!)

我達不到這個優秀,直接自我放棄,看著班上其他老師的小孩非常認真學習,學業成績表現優秀,我自認與他們非同類,即便後來參加了老師小孩的理化補習班,我也沒有太大進展,理化好難懂><。

下課的我就是在教室外頭晃,我的社交能力也算是不錯啦!從國一到國三都有認識的人,可以從走廊前端,打招呼到走廊尾端。上課並不很認真學習,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那個年代很喜歡看言情小說(左晴雯、夙雲),瓊瑤的小說也在這個時期開始閱讀,還有流行日本的少女小說和漫畫,是我的最愛,開啟對愛情的渴望。

有一次在班上跟同學分享日本少女口袋小說,班導師很好奇我們在分享什麼,我很開心的分享給她看,接下來她的表情,我知道這種小說以後千萬別拿出來。

其他老師都會跟我媽提醒,妳女兒都跟不愛唸書的學生混在一起,要注意,要小心。那時候我的好朋友真的都是學業成績表現不優秀的人,跟他們在一起,我覺得很自在也很快樂。我想,我在那個時期學會所謂的社交能力,如果不是跟他們混在一起,也不會認識那麼多的朋友,沒在走廊上(江湖上)走跳,怎麼會讓人發現我這號人物(哪號?)。

國中時期的我,其實發生了一件對我來說蠻重大的事件,那是第一次經驗到背叛、心痛以及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受,對14歲的國中生來說,我想應該算是沉重的吧!

我第一次知道甚麼叫做臉色瞬間刷白,伴隨著情境當下的畫面至今在腦中依舊清晰,實驗課手中鎳子夾著的鎂掉落到水槽裡,轟的一聲白煙冒起,跟我接收到訊息時的反應同步。

放學回家路上,我不發一語,我們搭著285號公車從六張犁到台北長庚醫院,搭乘交通車回到林口長庚,接著轉公西-北門公車回到家,媽媽看著我表情木然,她也沒多說,沒多問,就是靜靜地陪伴,等到我好一點之後,我自己跟她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故事的後續還有一些發展,這件事件讓我學會怎麼自我療癒,自我對話,媽媽就是陪伴傾聽,頂多因為事件有點大,她必須先去關切處理我口中的另一個同學狀況,僅此而已。

身為老師的小孩,我的國中生活應該是給她帶來莫大壓力的,這麼多的老師眼睛在看著,在說著,在提醒著,甚至可能搖著頭。但她從來沒有把這些壓力放到我身上,雖然我猜有一部分是因為她自己也沒有很在意被評價這件事情。她不需要透過女兒的成就與表現來證明她是個好媽媽,因為她本身的存在對我來說就已經是美好的了。

以媽媽這個角色來說,只有身為子女的我們才有資格來說吧! 其他人都不是她的小孩,憑甚麼論斷這個母親角色是否盡責,做得好壞?!

我跟姊姊從小放學就會搶在廚房門口跟媽媽分享著學校發生的大小事,媽媽很少對於我們的決定或是發生的事情表示拒絕或是有評論,也可能她有說過,但我沒有理會XD

我的成績、我的交友狀況,她都不會干涉,所有家長最苦惱的莫過於升學的問題了,國中考高中,我成績不好,她原本期待我可以去念五專,那個年代護專很夯,可惜我五專考試的分數實在不佳,公立高中根本不可能,高職沒有列入我的考慮,結果私立高中反而考得成績很高,我就進了私立高中,學校也是我自己選的。(我想這部分可能要感謝姊姊,因為姊姊當初選高中的時候,是符合媽媽期待選的,但姊姊沒有很開心,所以媽媽就很尊重我的選擇了。) 高中考大學,媽媽仔細研究考試規則(應該升學考試她都比我認真研究啦),陪我填志願表,歷經落榜。或許我不是唸書的料,盡早進入職場工作也是好的選擇,我沒排斥,18歲的我對於未來茫然無知,上大學還是工作都無所謂的。媽媽陪著我去公司面試工作,我也不知道結果如何,後來姊姊跟媽媽說,大學四年很重要,讓我去重考吧!

於是20萬砸在我身上,我進入了儒林重考班,對我來說,重考也好,我真的對於未來很茫然,就是一片空白。最後一屆國立編譯館的大學聯考跟著我落榜一起結束,我必須開始學習新的教材,念台灣史,反正補習班老師會準備教材,我唸就對了。

大學就讀期間,我依舊是個翹課的學生,時間都花在社團活動裡,那時候參加不只有一個社團,看來大學的我就已經決定了現在的我多元發展的面貌啊! 幼幼社、系學會、學生會、康輔社等,每天在不同的cos中忙碌,豐富的大學生活,讓我多元接觸與發展,學業成績有過就好,我的生活技能全在社團中學習,事實證明,社團學到的能力比課本知識實用。

真正的社工專業,我是在進入職場後學習得來的,感謝我曾工作過的服務單位,他們其實把我教得很好。

37歲這年紀該是個中階主管,收入五萬以上,讓父母不用為子女的生計擔憂,偏偏我又走向了另外一條路,開創屬於自己的路,將過去積累的自己重新整理,核心價值始終是助人,將自己的能力擴展發揮。

必須經過一番闖蕩,一路上我也沒鬆懈腳步,不斷地努力著,父母始終是支持的力量,或許會擔心,但他們不說,默默地支持著給予著,陪伴著。

我其實不會覺得自己功成名就才是讓父母有面子,讓父母感到驕傲。功成名就的代價其實很高,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失去了健康,或許還會有身心症(壓力太大)。對我來說,父母的笑容無價,不需要買豪宅、名車、送大紅包,回家陪伴他們說話,一起出去玩,一起好好吃飯,我覺得這才是最珍貴的事情。跟他們說話時,我不會拿著手機一直滑,或是人在心不在,眼神對著眼神對話,是最珍貴的。

一張照片的回顧,回首過往人生,原來可以書寫的超多,那都是成長的養分,人生跌跌撞撞無妨,爬起來再繼續往前。我們需要的不是評價、苛責、追究,而是聆聽與陪伴。

相信你的孩子會走出自己的人生

我覺得我自己現在活得挺好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