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言说
无效言说

藏在身体里的小小神灵

打工日记之二

我从5月到这家咖啡店,到现在已经是第4个月了。当初面试的时候,去了好多店,问我准备做多久,我答复半年到一年时间。虽然5月就开学,但如果老实回答,想必不会有几家店要我,于是我把时间说长了一些,我心想,餐饮业流动性这么大,半年的兼职,应该已经算很久了。没想到大多数店依然拒绝了我,认为我能提供的工作时间太短了,只有目前工作的这家同意了我入职。

但是做了几个月下来,人员的更换也确实频繁。店里的人事结构是一个店长,3个值班经理,其余的20名左右员工分为BOH(后厨,主要负责食品的预制和加热)和FOH(饮品区,负责大厅卫生维护,制作饮品,收银以及发餐)。大多数人一周内就会因为无法忍受餐饮业的忙碌和辛苦,在我记住他们的名字和面孔之前选择离开。我5月进店时,店里有很多大学生,在我记住她们的名字之前就因为期末考试和暑假而离职了,后来又来来去去很多人,现在店里的很大一批也是和我一样,做完暑假就会走了,除了值班经理(3人)和即将升为值班经理的(2人)之外,FOH从我入职起,至今仍然在店里的,只剩下了3个人。

我想写的是z,即将升为值班经理的一位女生。我刚来这家店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认识店长和带我的FOH训练员。那时我的想法是,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新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乖乖听话去做就好了,不需要解释,更不需要争辩。咖啡店的工作说来简单,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学会,但对于新人来说也是非常琐碎的。高度程序化的连锁品牌,从洗手开始,一切东西都要学习,任何一步行动都需要找其他员工问清才能开展。到后面去喝一口水,是需要和FOH的伙伴说一声的,要出门上厕所,是需要得到值班经理同意的。杯子怎么摆放,站的姿势,手的位置,都需要前辈一步步的指导。我的训练员在这方面并不是一个很热心的人——他觉得教人做事很慢,还不如自己动手,所以相当一部分咖啡和茶饮的配方/怎样清理污水池/咖啡原液的制作方法以及容器的后续清洁与收纳/怎样发餐以及打包外卖,都是由FOH的很多人,在我还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和长相(上班时间规定穿着工服,戴发网,帽子以及口罩)时教给我的。

刚上班没多久我就记住了z,她会在每一次路过我的时候指出我哪里做得不对,例如忘记带手套,或者手触碰到了杯子的内壁,甚至有好几次她直接从狭长的柜台另一端径直走向我,对我说,不可以站在这里聊天/喝水/拿出手机看时间。我觉得她看起来很严肃,而且像是个管事的,很难看到她发出“太累了”“不想上班”之类的抱怨,她上班的每分每秒都在认真工作或者监督其他人认真工作,只有很偶尔的时候会看到她站在那里,叹一口气,发上十几秒的呆,然后继续做手上的事情。店长有比较重要的事也会交给她去做,对她的态度很信任。

我刚进吧台接受培训的前几天,负责制作鲜萃咖啡——这是最惯常的新人起步位置,只有两种咖啡,只有黑咖和奶咖的选项,配方很简单,做起来也不太容易出错。只是整个流程会比较麻烦一点,要先从称豆子开始,冰咖啡和热咖啡的克数不一样,要记牢。称好一份或半份咖啡后用磨豆机打碎,拿滤纸时必须带手套。打碎后放进滴滤机萃取,萃取出的咖啡液放进保温桶(热咖啡)或者不锈钢桶(冰咖啡)内,再把不锈钢桶放进装满冰块的盆子里冷却。

鲜萃咖啡是我们店价格最低的咖啡,也是招牌产品,比同为黑咖啡的美式和冷萃价格要低上三分之一,因此每天上午对冰鲜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值班经理总是会反复强调,冰咖啡不能断,不能让顾客等。但一批咖啡,萃取需要6分钟,冷却还需要至少20分钟,需要在制作订单的同时兼顾提前做好冰咖啡这件事,在那时对于刚入职的我来说实在是很有压力的工作,经常手忙脚乱。有时有那么一两分钟的没有订单的空隙,想要提前把咖啡豆磨好放进滴滤机备用,z看到了,过来对我说不可以,因为“交接班的人会无法判断滴滤机里的是未使用的咖啡粉还是已经萃取过的咖啡渣,而且店铺规定是不允许有残留的咖啡渣在滴滤机里的,你这样我们可能会被扣分”,我说好的,明白了。

有一次,我把咖啡放进滴滤机后,没有直接开始萃取,而是先转身去冲洗不锈钢桶。这是很常见的工作流程,因为冲洗只需要10秒钟,然后我就会把桶放在机器里开始接咖啡液。但就在这十秒,z走过来拉开滴滤机看了一眼,对我说:“你要把这个倒掉。”早高峰太忙,我想了一秒,觉得自己此刻有没有做错无所谓,解释更反而费事,不想多说话,于是回答:“嗯。”过了一会值班经理推门出来走到滴滤机前,看到正在萃取,嘀咕了一句“这不是在做吗,她在说什么啊”就离开了。我意识到z应该是去后面和值班经理说了类似我总是把咖啡渣放在滴滤机不管之类的话,所以经理出来检查了一下。但当时的我已经心态上不像以前在学校了,我知道这不过是繁忙的日常中比不过沙子大的小事,没有人会关心这中间谁对谁错,大家要的不过是把事情做好,包括我,所以不必放在心上。

后来我才知道,z并不是管理职位,她只是“快要做经理了”,title上仍然只能算是资历比较老的员工。她也会带新人,只是运气不太好,总是会被分到性格散漫,因为过于敷衍而频频犯错的男生。我的带教对我不能算非常耐心,但也不严格,做错了会帮我善后,或者让我下次注意。z相比之下更有年轻人的严苛与锋芒,如果新人做得不好,她会表现出不悦,甚至会生气。据说有一次她带的新人,上班迟到了一小时,她“做事的时候脸一直是黑的”。我一直有点害怕她,如果和她一起上班,就会操作格外规范,害怕她会走过来说我做得不对。

做得久了之后,和z稍微熟悉一点了,偶尔会在吃饭时闲聊两句,她说她住在很远的地方,通勤需要一个半小时,如果排到她早班,她会5点就起床,坐第一班地铁来上班。我很难想象这种通勤时长,7:00到店的早班和22:30离店的晚班,究竟哪个对她来说更痛苦。我也很难想象她为什么不在家附近找一份工作,这家店三千多的工资有什么吸引力让她能够坚持下来。

因为我们是按工时计算工资,所以店里的默认规则是除了负责打烊和做清洁的晚班,其他班次如果当天生意不好,就会提前下班。有的提前半小时一小时,有的两小时,还有的会直接电话通知取消今天的工作。z有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已经上车了,店长打电话,让她今天不必来上班,但恰好当晚店里聚餐,她要陪店长去订座,于是她就在店里后区的小板凳上坐了一整个下午。听起来就很惨,但她好像没有表现出什么怨忿。这件事对于当时的我是很意外的,我没有想到她平时工作那么认真,家又住得远,店长竟然还是会选择直接取消她一天的工作,我本以为这种时候会讲一些温情的。我也问了,为什么订座要她陪着一块儿去,有同事说,z和店长在来之前就是认识的,不知道是老乡还是亲戚或者别的什么关系。

我曾经点开过z的朋友圈,因为不是好友所以什么也看不到,但她有视频号。最初点开的时候我是有点被吓到的,极吵闹的鼓点强烈的背景音乐,配上模糊的照片和她的装扮,很像我初中那个年代的人们爱拍的作品。看过两段就很明白了,她来自一个很传统的农村——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农村人,但家里的房子已经改造为很平整的水泥地和铺满瓷砖配上煤气炉的厨房——在她的照片里我看到了落地式的大灶台和一个很可爱的鸡窝。

我不清楚自己的想法里有多少歧视的因素(我甚至不愿意仔细去想这件事。这也是让我这两年有一些不安与悲伤的事,在道德领域,我越来越抗拒自我批评和修正了),但我立刻脑补出了一个小姑娘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中心闯荡,虽然只能在餐饮这样辛苦的行业找到一份工作,但也竭力要求自己努力上进,以换取留在这个城市的机会,以及回馈同乡或是亲人对自己的照拂,并因此对z产生了钦佩和一丝的友爱。

大体来说z是个很好的同事,她做事从不怕麻烦,不会把自己手上的活甩给别人做;也不会让自己闲着,有一些空隙就会帮同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不太爱说话所以也没什么怨言,有时我主动和她聊天,她态度也是友好,只是能看出她和陌生人的社交经历并不算十分充分,说话隐隐伏着些微的羞赧与莽撞。

除了她确实要求严格,在很忙的时候,我常常想简化流程,她会很严肃地走过来和我说不可以。让我有点头痛。以及她还过于年轻,在带新人时有一种不谙世事的严厉:教的时候说得极快,让人一头雾水,遇见人犯错会很生硬地纠正,有时也挂脸。有一次她与我们闲聊几句,提到对一位新人很不满意,她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的表示无奈与不满的叹息,说:“这小伙子不行,眼睛里没活。”听起来仿佛是个长辈的语气,“眼里没活”四个字,我听在耳朵里,觉得是很可怕的评价。我只在心里想,那些心理学书上说得对,一个人对别人严苛,那么一定对自己也严苛。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