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考試題目

圖片: 眾新聞

近日DSE中國歷史一度試題引起的爭議,幾乎是不可收拾。

大家似乎忘記了那是一條試題,即使是最高階的公開試,那不是一個公開討論,也不是一個問卷調查,結果將會向外公佈,去反映一個社會現象。問題是開放式,考生可以選擇任何一方,但都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解釋。以香港學生的考試經驗來說,一看問題便知道有甚麼重點,一定要提一提才拿到分數。而一些很現實的考生,甚至會考慮到答「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那一方較容易作答,更有把握取得高分,即使那是和其本人的理念相遣背,亦無不可。就像這次試題事件,有些人便只考慮引爆這個議題,對他的仕途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一樣,香港就是有很多這種懂得「走精面」的人,還會包裝成大義懍然。

而DSE試的目的,就是將考生分等級,取得高分好成績,便可以報讀大學。而理論上,大學收生也希望取錄一些有知識有思想,有理解力想像力的優異生。因此,試題最好能反映這方面的實況,甚至出現一些叫做Trick Question的題目,看考生如何應付,絕無不妥。而正如先前提過,試題不是問卷調查,不會公布調查結果,也不代表甚麼取態。

想不到考評局昨天(25日)竟真的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公布該試題答案的資料,「有 57.1% 考生回答「弊多於利」;回答「利多於弊」有38% ;18% 考生在回答只提及弊處,有 17% 考生只提到利處;而有 4.9% 考生沒表示立場。」考評局的答案非常詳盡,不過驟眼看,數字很正常,這種開放式問題,理應如此,這完全反映不到問題有甚麼偏頗。而且這絕不是說眀有近六成考生答對,另四成人答錯,能否獲得高分,還看其理據和解釋。但偏偏有個别議員質疑,考題洗腦,唉呀,一條問題如何洗腦?答問題時間不過十分八分鐘,如果便足以洗了一個人的腦,可堪稱是Turbo洗腦。考評局仝人不妨轉移以此方向發展,可能更有作為!很多人對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便馬上說是洗腦,好像先搶佔道德高地,便有優勢。又唔讀書,又要做議員!

其實我更關注的,是考評局有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改卷的人有多少人,用甚麼標準來評分?是不是答「利多於弊」便是錯,一定不會高分?這其實影響更大,莘莘學子,寒窗苦讀十年,就讓一個思想偏頗的官員,就這樣浪費掉,情感受到如此大的傷害,真是情何以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