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思
陶樂思

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用IPFS打開網頁,讓我發現非常有趣的結果

其實樂思運用軟件的知識,與「牛頭角順數」分別不怎麼大。因此,我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事情,其他人覺得一點也不稀奇都未可知。@matty

最近對於運用IPFS保護內容實在沉迷得不能自拔。又因為讀了 @小小斜槓工程師 的Brave瀏覽器的使用心得,近兩天就安裝了Brave並且已經開始使用。我發現用Brave比起用Google Chrom,真的順暢很多。

說回用IPFS保護內容,我分別在Google Chrom以及在Brave都已以下方式訪問過這兒的作品:

ipfs://然後貼上從分佈式入口抄來的作品指紋。用Google Chrom以及用Brave打開網頁的反應很不一樣。撇開兩者的順暢度不說,用Brave打開網頁,我發現一個有趣現象。例如我昨天嘗試打開元朗721事件其中一名內容保衛師的作品時,畫面顯示我已經離開了馬特市,該頁面的開始,就是作品標題,然後是作者名字,再然後就是整編文章。最有趣的,是那個網頁的網址變成:

https://bafybeif47qls6bo32qfh5dtmjexrpbc7v36a5riubvswb3ip3izvczolcq.ipfs.dweb.link/

大家有緣路過,可嘗試點進以上連結,看看是否已經離開馬特市但卻進入文章頁面。而我的問題是,我用IPFS+作品指紋的方式打開了網頁,是否為那篇文章創建了一個以內容為中心的網址呢?若是這樣的話,實在太刺激太有趣了!

當然啦!樂思對IT的認識,真的與牛頭角順數(香港人對無知婦孺的代稱)沒有多大分別。因此,樂思覺得新奇刺激,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的東西,可能很多人的反應會是:車!有乜出奇阿大驚小怪!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多一點。倘若這樣訪問作品真的能為作品多創建一個網址的話,對於保護內容實在很有益處。這麼好康真的強烈鼓勵多些市民安裝IPFS Desktop以及Brave瀏覽器。有人會問,馬特市已經是分散式儲存內容,為何還要另外保護內容呢?事緣要說回幾天前,我就在馬特市看見一篇批鬥馬特市的文章,說這兒是「反動網站」,是「假新聞溫床」。這段時間在香港主流社會,被批鬥的對象是西九M+博物館。誰能保證馬特市不會成為下一個目標?我只希望多些人有危機感,然後盡快為保護重要內容採取行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