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牛
陳牛

香港記者,關注藝術、文化、電影。 https://linktr.ee/cowcfj

相信直覺,有時比相信技術手段更重要——再看《Inception》

《Inception》(潛行凶間)差不多已經是十年前的電影了,當年影迷爭論最多的,就是男主角最後回到美國與兒女團聚,究竟是在夢中還是現實。電影實在有更多值得討論的地方,畢竟人家Nolan在很多人眼中是大師級導演嘛。但直到電影上映八年後再次被提起,依然是因為大家想知道一個答案。而最近,飾演男主角岳父的Michael Caine道出了「真相」。

原來Michael Caine演出時也很困惑,究竟自己在演現實還是夢境。於是他問Nolan,Nolan給他的回覆是:「只要有你出現的場景,都是現實。」

這個答案對於我來說,不重要,但看了新聞,的確又突然有興趣翻出電影來再看一遍。Nolan的地位近年雖然有些過譽,但他拍的電影,在商業電影中還算是很不錯的,流暢且娛樂性豐富,而且似乎還有些東西給人琢磨一下。《Inception》的結局的確很重要——或許應該說,每一部好的電影,結局都應該是重要的,但結局只之重要,並不在於陀螺是否在轉,而是角色的態度。

換句話說,人物是身處現實還是夢境,不是那麽重要;而人物如何對待自己的處境,才最重要。電影的最後,男主角自己並不關心陀螺是否在轉——對,他的確有所懷疑自己是否仍在夢中,但很快,他選擇不再懷疑,而是去擁抱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圖騰物(如男主角的陀螺)去驗證現實或夢境,這對於經常潛入夢境的人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但結局很重要的一個訊息是:相信自己的直覺,比相信技術手段重要。男主角心中一直有兩道坎過不去:一,他覺得是自己害死了愛妻;二,他在潛意識裏面對妻子時,妻子對他所提出的質疑其實也是他自己對自己的質疑:「你經常在夢與現實中來回,難道你就沒產生過對現實的懷疑?」所以他最後是選擇相信陀螺還是相信直覺,就變得重要。

Nolan的「小聰明」,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他善於設計這種令觀眾覺得「意味深長」、「燒腦」的場面,但電影的主旨,也常常因為他的設計而被轉移了焦點。多年後,當你從老者Michael Caine口中得知所謂的「真相」,而對電影真正想講的毫不關心,那除了了卻一樁「心事」,其實又有什麼意思?或者,當Michael Caine只用一句話就解釋了所謂的「真相」(來自導演的權威解釋——其實導演愛說什麼都可以,問題在你是否選擇相信),而當年為這個真相爭論得面紅耳赤,究竟所為何事?難道這就是看電影的樂趣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