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oh
chiloh

如何让灵感流淌

灵感流淌的途径:积累 -- 训练 -- 无念

公司组织了‘混沌大学’的课程培训,主讲者聊的是灵感流淌,本意在于去除思维的遮蔽,让思维背后更高层次的觉性意识与行为直接相连,让另一个“我”自然涌现。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 积累
《弓与禅》中有一句话:“十年专注看竹的人,自己也会变成竹。然后,忘掉一切;然后,画!”

在我的理解中,十年观竹,看的是竹的“形”,看的久了,或者说积累的“形”足够多了,这时就会开始触摸到竹的“神”。这里的“神”可以看作是觉性意识的一小部分,当你进入No Mind的境界时,这一小部分“神”就像吸收到了能量,生长成觉性意识的外在集合体,也就是善友教授说的“它”。

形与神,从量变到质变,讲的是破除思维遮蔽的方法。我们往往被事物表象的“形”所遮蔽,从而看不到事物本质的“神”。破除思维遮蔽的第一步是:积累。

  • 训练

想要破除思维遮蔽,积累是第一步,但足够的积累,只是打开了觉性意识通道的一个小缺口,偶尔可以流淌。想要让灵感每时每刻流淌,就需要通过持续训练,来感知觉性缺口外的其他部分,进一步扩大这个流淌的通道。

以产品工作为例,大量的体验产品的交互、设计等东西,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这个积累,我们会逐渐感知到交互和设计背后的逻辑模式,在脑海中储藏起来,然后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需要随时调用,这个过程就是破思维遮蔽的训练过程。

当如果有一天,看到了逻辑模式背后的东西,有了属于自己的“神”,从他人的模式中超脱出去,也许这时候就可以做出一款有自己灵魂的产品了。

  • 无念

灵感流淌的关键,是无念,这是破除思维遮蔽的最后一步。对于无念的理解,初看之时,像是在说要专注在当下,不要有得失心等干扰。换个相近的词来理解,与“天人合一”有些类似,无念的状态更像是灵肉合一的超我状态,是“天”这个规律的集合,通过“人”这个事物的载体,从而外显出来。

万物皆有灵,“灵”与“天”,与“道”,与“禅”,与“本质”,与“规律”,似乎说得都是同一个东西。将这个“灵”看作是一个终极的觉性意识集合体,所有时空维度下遗留的文化,历史,或者万事万物,都像只是觉性的载体而已。

我们都身处灵感的河中,窥见一角,不见全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