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
白丁

2020年12月21日開板,記錄自己的生活心得、心情,有緣來坐,無緣請便,自在生活,無所求,no pain no gain。

投資路(16) 淺談本益比(二)

本益比(PER)的評價雖是主觀,但因PER是經過市場長時間的淬鍊及沉澱所呈現,畢竟也是眾人的決定,算是相對客觀!而PER的特性是維持動態變動,應用上,常以PER的區間波動呈現,難以直接認定股價合理與否!前文已提過【資金+意圖】決定了方向,而資金自己會考慮很多面相,這才是真正關鍵,所以PER區間亦然,不是你我說了算。

二、本益比: PER

前提:

由虧轉盈的轉機股應排除適用,這是分母趨近於0的數學陷阱,假設某股年度EPS為0.01元,股價10元,本益比飆高到1000,並無特別的意義。至於EPS為負,不存在本益比中之【益】,因此也無分析意義!

因子 :

影響PER高低的因子眾多,上述影響因子之間也有交互作用,實務上coupling effect難以完全忽視,但為解說方便,先以independent簡化之。

PER = F(資金、政治、GDP成長率、產業成長率、個股業績成長率、股價高低、股本大小、公司產業地位、公司誠信、轉機性、稅、利率、匯率…..)

 1、資金:(最重要)

資金為股市的活水及血脈,得之則生龍活虎,失之則一灘死水,而資金的流向又和上述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拆開論述。進場的資金多而籌碼少,眾星拱月,當然推升PE。當國際游資源源不絕進入特定市場,正常情況下,特定市場的本益比自然會拉升,其實也不必怎麼分析,已仙逝的前輩就曾諄諄教悔,在股市上,需要盯緊國際資金的動向,其他分析都是臆測及輔助,至今仍銘記於心。

量化寬鬆 打雞血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是貨幣政策,在公開市場操作提高貨幣供應,無中生有創造出一定金額的貨幣,俗稱印鈔票。主要是各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國債或企業債券等,讓銀行在央行結算戶內資金增加,間接為銀行體系注入流通性貨幣,藉貨幣乘數效果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日本自1999年零利率政策至今,量化寬鬆用的最早,近幾年進而大量買進ETF。美國則是2008年金融風暴後,開始三輪的QE,中間有短暫縮表,但趨勢上一直是寬鬆狀態。10年之間(2010-2020)全球主要央行FED、BOJ、BOE、POAC都釋出翻倍以上的貨幣,紛紛達到6兆美元以上,資金氾濫,股市等商品節節上揚,正因印鈔票造成貨幣寬鬆,成就了限量的數位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等興起。以目前看來,資金相當充沛,雞血滿滿,暫無憂慮,至於資金泡沫的觀察,要看FED寬鬆的態度是否轉向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否到3%。

日本央行BOJ:2001-2006和2012年(安倍經濟學)~迄今

美國央行FED:2008-迄今(三輪QE)

歐洲央行BOE: 2015-迄今

人民銀行POAC: 2008-迄今

以國際股市為例(2020年11月):

台股本益比約 22(2020年12月)本益比 30以上有: 韓股 31、深圳股市 33、Nasdaq 34.9,都是產業結構消長的資金效應推升,比益比在20以下有: 倫敦、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海、多倫多及巴西等股市。再看成交值周轉率(TURNOVER RATE)深圳股市31.24%、韓國26.82%交投最熱絡,而Nasdaq本益比雖高,周轉率僅12.86%,而台股週轉率為13.24%(2020年12月),都算溫和,但紐約、歐股、加拿大、日本、澳洲、香港、新加坡等都在10%以下,交投激情不大。

2、政治:

  • 2004年中至2006年台灣股市像死豬,主要是政治的不確定,讓本土資金佇足不前。
  • 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後兩岸的憂慮降低及遺產稅等降稅,本土資金重回市場,這從央行金融帳看到資金回來了,台灣股市也漸有起色。
  • 2016年起政治並無激進政策,台股開始逐步逼近萬點上下。
  • 2020年因疫情短暫下殺到八千多後,一有中美貿易摩擦,二有台商資金回台,內外資金都看到了台股的真正內涵,紛紛大舉進場(雖然外資短期有把台股當提款機的嫌疑),台股的體質及內涵出現了根本改變,今年1月就已看到1萬六了(一般,低點乘2 是第一波滿足點,意思到了!XD!),所以政治表面看似緊張,而資金已說明了一切。

至於立法院的拳打腳踢,司空見慣,即使無作為,也影響不了股市。政治的真正安定與否,才會影響資金去留,也會影響股、匯市走勢,不是單純看政治秀!以台灣的政治現狀,嚴格論,還算亂中有序,投資人應漸漸感受到,除非出現立即性的危險,否則股市漸漸的可去除政治性的干擾,長期終會走回自己的軌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