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俱往矣:北京淘書攻略 (有關書店之三)

我去到每一個城市旅行,都喜歡逛那裡的舊書店。那是流動性最高的一種博物館,不只是當中的書,還有書店本身,往往也是隨時消逝。到訪一次,不再復見。為舊書店而寫的文字紀錄,價值和性質也不再一樣……

(刪節版載於2010年9月3/10日,am730「730視角」。光合作用書店早已倒閉,萬聖書園也搬家了。)

如果只有一個白天,只去西北面的海澱區轉一圈已能滿載而歸。很多人文社科類著作,深圳那些碩大書城往往找不着,反而在海澱的小書店能碰到。

可以先乘坐輕軌13號線到「五道口」站找一個往西的巴士站到「藍旗營」站下車,走數步就是「萬聖書園」,樓分二層:上層賣正價新書,文化學術類書藏豐富,遍尋不獲的書刊,可以在這裡找找;下層專營折扣書,大都是半價。我買了社會學家卡爾‧曼海姆的論文集,也許書本壓倉太久,封面有些髒,但內容才最重要,當中一篇探討「代際問題」的文章,今天看仍然發人深省。走出「萬聖」,向左隔兩、三個鋪位,有一個地庫超市,超市的一角竟也有一折扣書店;另外走過馬路斜對面則有「豆瓣書店」,跟「豆瓣網」全無關係----這兩爿書店的書都是四至六折,有一些更是全新,還包着膠套,就是你在香港大型書店的簡體書架上見到的,這裡就新簇簇地大平賣。也許這些學術書太偏門,印數不可太少,出版社秉承文化使命而出版的,不得不這樣割價。我一面虛偽地感慨知識何價,一面為買到平價書而雀躍----難道愛好文化藝術者眾,寫的讀的都大都是阮囊羞澀之輩?


以上書店販賣的不是二手舊書,而是一手的折扣書。清華大學西門附近的胡同小區中,就有一所舊書店。「前流書店」去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一室,今年把整個院子都租下來了,改了名為「前流書院」,排排書架上整齊地放着舊版的簡體書籍,不太吸引。我問老闆租金不是飇升嗎?賣舊書竟然也能擴展業務?他說是去年租金上升前續約的。不知他這樣能撐多久。

旁邊是「藍羊書坊」,因主攻電影而出名,書店一角放着很多藝術類翻版影碟,就像灣仔已結業的「POV書店」一樣,封套上貼有店主的觀後點評。有趣的是這些翻版影碟以正版的價錢發售,若你沒有平價淘碟的渠道,這就當是書主精心搜羅藝術電影的服務費罷。書店裡有咖啡室,每週會放電影,買了書可以在這裡看,但略嫌燈光昏暗。天氣好又不太熱的話,還是坐在院子裡吹吹風最愜意。

坐公交或地鐵4號線到「中關村」站,向西走是政府規劃的海澱圖書城,聚集了規模各異的書店。兼營新舊書生意的「中國書店」分店,地庫賣舊書,地面賣新書,有很多半新不舊的書;對面昊海樓則混雜了折扣書店和教科書店;旁邊麵店旁也有一所長年標榜「二至五折」的,這裡書種駁雜,耐心點看也會找到心頭好,只是欠了點淘書的氛圍。

向北走過北四環路,在北大西南角的空地,逢週六、日都有地攤書市,書種、售價更雜更亂,腰力好的話可以慢慢看,但要早點來,天黑就會收市。這些地攤是可以講價的,但不講價也不算損失。有一次看中了舊版的《沈從文短篇小說集》,開價七元,講價四元,書販一手就拿走了。事後想來,一本沈從文的絶版書,七元也講價實在太過份了。我們旅行向小攤販購物,集慣了講價,其實差不了多少,擺地攤的也不會謀取甚麼暴利。反而我們買名牌就不會那樣講價了,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也有等候折扣的,但那相差的一載,大概可以買走半個舊書攤的書了。


大部份書店都是黃昏後關門的,若你回到「五道口」站,應該很累了,可以到「光合作用」裡的咖啡店,或隔數個鋪位的「雕刻時光」咖啡店休息一下,在咖啡香中翻翻剛買來的書。「雕刻時光」的名字來算俄羅斯導演塔可夫斯基的自傳,裝修陳設完全是小資情調,厚重的木桌椅四周放了書和雜誌。但大部分人還是在這裡無線上網。前兩年「雕刻時光」還有以舊書換咖啡的活動,大概就是四週擺放的書刊的來源,可惜活動今年暫停了。不知會否有窮酸作家,把賣不出的著作拿來換咖啡,打開手提電腦就繼續寫下一部作品。

這些是十年前我在北京的經驗,後來在專欄上發表。我就是在「雕刻時光」開始寫這個專欄的,剛剛因為報章業務不佳而被截了。文中的書店地攤,還有多少留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